钠离子电池使用_钠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

2023-10-07      246 次浏览

钠离子电池使用

钠离子电池将大规划使用于电力储能


见惯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范围使用,倘若改为推行运用钠离子电池,会带来什么样影响?眼下的新动力车,用户最大的抱怨便是充电麻烦和续航里程比较短,倘若改为钠离子电池驱动,状况会分明好转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钠离子电池使用演示项目已在上海超碳中心落地,经过这个演示工程,今后将愈加有利于钠离子电池大规划地使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结合智能电网服务于大众。将来3至5年内,钠离子的工业化能够大规划的实现,整个储能将来方向相当美妙。


新形式储能与电网相结合


由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人员倾力打造的新式低本钱钠离子电池工业化项目,作为上海的独立原创知识产权最新成果,已经走入市场,预计出现的工业集群经济效益规划将超过1万亿元。


钠离子电池将大规划使用于电力储能


这个项目的团队领衔人吴明红教授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她说:今朝市场上使用的电池各有长短。最常用的铅酸蓄电池虽然本钱低、技能成熟,但寿命短、不环保、保护频繁、回收本钱高。相同,锂离子电池本钱高且安全功能差,全钒液流电池的制造本钱也很高,且也有安全隐患;还有高温钠硫电池,不仅安全性差,且能量密度也低。经过对市场竞争产品的分解,咱们给新开发的钠离子电池作了定位,便是要低本钱、安全、环境友好。


据吴明红解析,电是清洁动力的终究使用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使用方式,我国今朝电力消费在终端动力消费的比重已达到21%。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开展,电力消耗将大幅新增,并且会集在现有城市电网的必定区域中(小区内)。另一方面,现有城市电网空间缺乏,很难再次改造升级。因此,在电动汽车会集充电区域,会出现用电荒。上大开发的以钠离子储能为核心的储能微电网,它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能量源泉,结合电采暖等综合动力服务,打造增量配电网演示基地,旨在研究储能使用场景和才能、储能与电网的结合形式,逐步向存量网推行,形成动力使用的新形式,为动力互联网供给处理办法,助推动力革命。


拥有蕴含博士后、博士以及来自资料研发和储能电池研发等领域的一批专家,这个新式低本钱钠离子电池工业化项目团队的愿景,一是努力新动力使用和并网,二是努力技能基础和工业基础,三是形本钱市的新动力与可再生动力工业。


钠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储能用钠离子电池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也激发了一些产业化方向,然而从理论、材料和使用角度上考虑,储能钠离子电池是不是可以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竞争,其优点又有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紧要基于现有研究的储钠电极材料,对照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从使用角度分解钠离子电池的优点,以及提议一些可行的材料研究方向和可实用的钠离子电池体系,希望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及使用有借鉴用途。


近年来,在电化学储能范畴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是锂离子电池“一枝独秀”,钠电池研究也“一领风骚”,大量研究工作相续而出,有一种冲出“江湖”的味道,这也让许多研究人员“尽折腰”,投入到“红红火火”的研究中。钠电池(钠离子电池)究竟有何优点?使用又向何方?这里作者仅就这几年的研究工作给出一些沉思,更多地从使用角度来聊聊——钠离子电池哪里好?


钠离子电池体系的嵌钠材料实际上与嵌锂材料的研究工作基本同时出现,即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相关探索,但由于相对嵌锂材料来说,嵌钠材料的容量和结构稳定性都较差,且构建全电池的比能量也较低,因此,在便携式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的爆发年代,这种较低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难以受到重视。从研究论文上看,2010年往日相关嵌钠材料的研究仅几十篇,难以与锂离子电池每年上千篇相提并论。钠离子电池“重出江湖”紧要出今朝2010年以后,是由于各国在长期规划中都对大规模储能范畴抛出“橄榄枝”,具有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点的钠离子电池成为储能系统的一种可选体系。在当时锂离子电池动辄5~6元/(W·h)的时期,可期廉价的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一个美妙的“馅饼”,这极大推动了钠离子电池的科学研究,也触发了一些产业化方向。然而,时至今日,在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规模化和市场压力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每瓦时电芯价格已降至0.5元以下,此时钠离子电池是不是还具备成本优点,或是不是有其他突出特点,而在使用上“另辟蹊径”呢?以及钠离子电池科学研究的落地点在哪?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成本比较、相关材料体系以及其使用优点等方面一一阐述。


1、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成本比较


仅从成本上看,钠离子电池的价格优点紧要来源于地壳中较高的钠储量(2.36%)(锂储量仅为0.002%),以及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铝替代铜作为集流体等方面,然而这里经常忽视了钠离子电池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在以能量来计算价格的方式上,低能量密度意味着将付出更多的辅材和制造成本。在主材成本没有较大优点的前提下,这些辅材和制造成本将拉高电池每瓦时的价格。我们这里可以简单估算一下,以今朝110A·h磷酸铁锂电芯成本(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计算(图1),其电芯能量密度为165W·h/kg,而成本为0.54元/(W·h),其中正极(17.3%)、负极(8.3%)、电解液(6.3%)、铜箔(9.3%)、铝箔(3%)、其他辅件(37.3%)和制造(18.5%),这种类型的电池材料能量密度的实现效率约47%(实际电芯能量密度与以正负极材料计算的能量密度之比)。以现有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辅件价格和实现效率为基础,并将以后规模化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价格定为2和2.4万元/吨,我们可以计算出以硬碳为负极的钠离子电池(以120W·h/kg为基础)的成本为0.55元/(W·h)(图1),其中正极(9.2%)、负极(5%)、电解液(5.6%)、铝箔(5.6%)、其他辅件(49.9%)和制造(24.7%)。由此可以看出,由于钠离子电池较低的能量密度,使得其辅材和制造成本可能占到总成本的75%,因此,发展高能量密度和低价格辅材的钠离子电池体系,是进一步降低其成本的必然途径。同时图2也预估出不同能量密度下的钠离子电池成本分别为0.51元/(W·h)(130W·h/kg)、0.55元/(W·h)(120W·h/kg)、0.61元/(W·h)(110W·h/kg)和0.66元/(W·h)(100W·h/kg)(注:由于钠离子电池各原料成本并没有规模化的产品作为参考,且计算成本时为了方便也将正负极材料成本统一固定,这与不同正极材料不同价格不一致,因此这仅是粗略估计,目的是看各组成占总成本的相比较例关系)。因此,若与2019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比较,钠离子电池成本的比能量关键点为120W·h/kg。纵观今朝所研究的正负极材料,实际钠离子电池要达到120W·h/kg且需保证储能所期的长寿命具有一定的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若正负极材料都采用更廉价和丰富的原料,其成本可能会低于2万/吨,这时低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体系也会具有一定的价格优点。


图1锂离子电池电芯(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2019年上半年成本计算)和相应的钠离子电池电芯各组成价格比率比较图


2、资源限制因素


从上述成本分解看,仿佛钠离子电池价格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没有太大的优点,这紧要是在于实际上锂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约7%),即使加上铝箔替代铜箔,总材料成本也仅降低12%左右,这些节约的成本将被比能量低所占用的其他成本颠覆,所以惟有将钠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提高才能使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竞争优点。虽然一种产品的发展,要与其相应产品比成本,但这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这里的考虑可能要涉及到资源、环保、地域政治,甚至国家安全等方面。在能源范畴中这一现象特别突出,比如石油资源紧要由中东地区控制(约占全球储量的60%),由此出现了特殊的区域石油政治,使得每桶原油约10美元开采成本飙升至50~100美元的出售价格,这一事实说明有关紧要战略资源的价格,不能仅考虑其自身的成本。正因为我国原油严重依靠进口(2018年超过80%),国家制定了长期的能源转型战略,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而锂离子电池又是这两大范畴的理想体系,这导致锂的用量迅速上升。从资源上看,全球已探明的锂储量约7100万吨(以碳酸锂当量计),而以电动汽车使用80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包为基准计算,总共要消耗48千克碳酸锂,则全球现有的可用锂储量能满足约14.8亿辆这类电动汽车的需求。仅从电动汽车方面考虑,若对锂离子电池加以回收,锂资源仿佛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但面向大规模储能,仍将面对锂资源紧缺的问题,势必会引起锂价格的波动。更紧要的是,我国锂资源仅占全球的22%左右,且以盐湖锂为主,存在开采和提纯难的问题,相对成本较高;而全球70%的锂资源聚集在南美洲少数国家,使得我国锂矿进口依靠度超过80%,这势必会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埋下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锂资源“全球争夺战”正升温的当今,对我国来说,锂可能成为下一个“石油”资源。因此,锂资源的限制已成“山风欲来雨满楼”之势,这为无资源限制的钠离子电池供应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图2不同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预估价格图


3、可选材料体系


虽然发展大规模储能为无资源限制的钠离子电池供应了一次机会,但与现有锂离子电池比成本,依然是长期绕不过的坎。从成本分解看,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是降低成本的一种紧要途径,而电池比能量的提高紧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的性能。就目前储钠材料的研究看,硬碳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因此选择一种适宜的正极材料对提高电池比能量至关紧要。储能正极材料的选择要满足原料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和结构稳定性好等条件,而现所研究的几类正极材料,如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类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下文将进行简略论述。


有关氧化物材料来说,紧要有三种结构:三维隧道(Na0.44MnO2)、p2层状(Na0.67MO2)和O3层状(NaMO2)。具有三维隧道结构的Na0.44MnO2材料比容量可达120mA·h/g,均匀电压为2.8V,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估计为106W·h/kg,同时其在空气中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且易于合成,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储钠正极材料。然而该材料属于半充电态,存在首周充电比容量低的问题。若通过材料改进或预活化方式来提升该材料的首充容量,隧道型Na0.44MnO2将成为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的一种选择。p2层状材料(Na0.67MO2)具有较宽的层间距,钠离子在层间穿梭时结构变化小,长循环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好,容量保持率高。p2型层状氧化物材料中过渡金属M一般为Ni、Mn、Fe等元素,若仅选择廉价的Mn和Fe元素就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通过Cu元素取代可以获得稳定廉价的正极材料(p2-Na7/9Cu2/9Fe1/9Mn2/3O2),取代后电极材料的比容量约100mA·h/g,工作电压约为3.4V[4],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估计为114W·h/kg,是一种可实用开发的正极材料。而有关O3型层状材料NaMO2,其中可实际使用的材料的过渡金属M紧要以Ni、Mn、Fe元素为主。这种材料的可逆容量一般可达140mA·h/g,均匀工作电压约2.9V,因此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估计为123W·h/kg,但O3型层状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不佳,仍要进一步改善,现常通过Mg、Ti等元素掺杂来提升其循环稳定性。


有关聚阴离子类材料,现可用的体系紧要有NaFepO4、Na4Fe3(pO4)2p2O7、Na3V2(pO4)3和Na3V2(pO4)2F3等。由于LiFepO4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成功使用,橄榄石型NaFepO4自然成为首选研究的材料体系。然而橄榄石型NaFepO4在高温下结构不稳定,无法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只能通过化学或电化学转换法来得到,其比容量为140mA·h/g,均匀电压约2.8V,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估计为120W·h/kg,但这种材料由于隧道空间较小,较大的钠离子在其中脱嵌时,将出现较大的体积变化,长循环性能要进一步考察。同时由LiFepO4化学或电化学转换制得NaFepO4的合成办法在规模化过程中势必新增了工艺复杂性和合成成本,要怎么样笔直合成橄榄石型NaFepO4将是处理这种材料使用的紧要问题。由于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橄榄石型NaFepO4不易笔直合成,退而求其次,通过焦磷酸根的取代,可以高温固相合成电化学活性的Na4Fe3(pO4)2p2O7材料,这类材料比容量可以达到120mA·h/g,均匀电压可达3.0V,由此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估计为114W·h/kg,且具有超长的循环性能。这种材料更具成本、资源和电化学性能等优点,可能成为类似LiFepO4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角色。而Na3V2(pO4)3和Na3V2(pO4)2F3都属于NASICON结构材料,具有快的钠离子扩散通道,且结构稳定性高,分别具有高的比容量(110mA·h/g)和高的均匀电压(3.4V和3.6V),与硬碳组成全电池也显示出较高的实际能量密度(123W·h/kg和130W·h/kg),循环稳定性可达到几千次,是目前最易合成且最稳定的材料体系,但这类材料的最大缺点是使用了价格较贵的钒元素。


普鲁士蓝材料具有较大隧道结构,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的脱嵌,因而被学者们广泛研究。其中Na2FeFe(CN)6和Na2MnFe(CN)6两种普鲁士白结构材料由于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电化学动力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都在进行产业化验证。这两类材料稳定循环比容量可达到140mA·h/g,均匀电压分别可达3.0V和3.4V,由此与硬碳组成全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分别估计为128W·h/kg和146W·h/kg。由此可以看出,高容量的普鲁士白材料可能使钠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比能量,但这两类材料规模化制备仍要进一步探索。


4、可能的使用优点


由上所述,钠离子电池具有一些可达到与锂离子电池成本平衡点的可选正极材料体系[O3-NaMO2、Na2FeFe(CN)6、Na2MnFe(CN)6、Na3V2(pO4)3和Na3V2(pO4)2F3等],即使一些体系[Na0.44MnO2、NaFepO4、Na4Fe3(pO4)2p2O7等]可能无法达到较高比能量,但也显示出资源无限制的优点,这可抵御可能出现的区域资源风险,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国家策略的顺利执行。钠离子电池由于正负极集流体都用铝箔,一方面不用担心过放,所以可以将电池放完电后,再进行长途运输,大大提高了电池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设计双极结构,有关大尺寸电池可实现结构紧凑,减少导电连接,同时节约成本和工艺过程。


从一些实体钠离子电池(不同正极材料)的安全探测来看,仿佛钠离子电池普遍具有高的安全性能,即使使用由8A·h单体5并组成的基于普鲁士蓝正极的电池包做穿刺试验时,仍无任何燃烧和爆炸现象。虽然详尽原由需进一步研究以及还需进行更精细的安全性试验,但至少钠离子电池初步显示出可能较高的安全性能,这能为储能环境或其他更重视安全且对成本要求不高的使用范畴供应可选体系。


钠离子电池本身就是在大规模储能使用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其体系虽在成本上可能无法与现行锂离子电池相比,但其一些特有的优点依然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可能性,如钠离子电池体系可以做到无资源限制,且实际电池比能量可以高于100W·h/kg,而相应成本低于0.66元/(W·h)(若使用更廉价的正负极材料或工艺途经,电芯成本会更低;同时电池体系能量密度越高,成本会越低),再加上初步试验发现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这些特点可为其开拓广阔的市场。其次适合嵌钠的材料及含钠化合物多种多样,这为以后嵌钠反应的科学研究供应更为广泛的材料选择基础。相对嵌锂机制方面,嵌钠反应可能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也为发展新的嵌钠机理供应研究深度,可能催生出不同适合嵌钠的结构体系。而在钠离子电池发展方面,除了进一步提升可选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外,还需推进电极材料的规模化研究,从而进行电池体系的正负极匹配和相互用途探讨,并对电池体系安全性进行系统考察。由此说来,钠电池的科学研究及使用依然可以向纵深发展,但要留意对使用方向的把握。


此文仅为个人的一点薄见,仅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一点介绍,并未涉及更宽的使用体系和环境,只希望研究者在做基础研究或使用研究方面,重点把握好使用体系和使用目的,相信总可以发现“钠(那)也美,钠(那)也好”。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