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千亿市场,动力电池回收如何成为下一个“蓝海”?

2021-06-10      689 次浏览

3月11日,2021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一词并未被单独提及,而在此前,新能源汽车曾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虽然未被单独提及,但政府工作报告的多项内容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比如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专门提新能源汽车,这是好事,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发展进入市场化轨道。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动力电池回收等,成为热议话题。在业内看来,随着动力电池首个退役高峰期的临近,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已刻不容缓,也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置换期将至,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问题成为行业难题。图为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建设的示范工厂正在进行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设备的进场和安装。图/ICphoto


动力电池回收成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动力电池回收话题不仅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他认为,要严格回收再生企业准入门槛,引导新能源车企、锂电池生产企业与有处置废锂电池资质能力的企业开展合作,严厉打击把废电池出售给没有处置能力的无资质企业或二手经销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也建议加快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金澳集团董事长舒心呼吁推动电力电池回收立法,不要让退役电池成“地雷”。他建议,国家要出台强制回收政策,通过立法确保动力电池的处置有红线,促生足够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动力电池回收是近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民建中央提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顶层设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加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研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化发展等建议。


2019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建议完善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和行业标准,优化相关产业技术,建立动力电池蓄电池强制回收利用制度。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建议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制定。


千亿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代表、委员热议动力电池回收的背后,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与之相伴的首个动力电池退役高峰。


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初具规模,全年销量1.8万辆,此后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意味着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和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15年至到2020年,我国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从16GWh增长至63.6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来看,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招商证券研报分析称,如果按照动力电池4-6年的使用寿命来测算,2014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在2018年开始批量进入退役期,预计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如期而至,退役后的动力电池何去何从正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动力电池退役规模数量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危害。


实际上,当前退役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回收途,一是对符合能量衰减程度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二是对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进行回收再生利用。


按照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来划分,如果衰减小于20%则可以满足汽车的驾驶使用,衰减在20%-40%之间,则可满足梯次利用,当衰减在40%以上时,则是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再生利用。从工信部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来看,梯次利用企业占比居多。


据了解,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主要用于通信基站、太阳能路灯、UPS电源及其他小型储能领域,主要利用的电池类型以磷酸铁锂为主,回收再利用则主要回收电池中的镍、钴等金属元素,亦是各大电池厂商在材料领域上布局的重点。


“现在电池梯次利用的使用方向主要是民用领域,一是低速车、两轮车、三轮车、叉车、环卫车这四个方向;二是储能,目前这个领域还在探索期。”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鲍伟表示,“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梯次利用,三元锂电池更多用于降解。”


数量庞大的动力电池退役将催生一个庞大的回收市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20万吨(约25GWh),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未来几年,退役动力电池数量还会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


东方证券研报测算数据,预计到2025年,包含梯次利用和回收两大方向的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0亿元。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数据则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到2030年达1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63亿元,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之一。


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政策层面也对动力电池回收给予了相应的扶持。2018年2月,国家工信部等就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2019年底,工信部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其销售地区建立收集型回收服务网点;去年9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开始正式施行,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拆解规定。


在政策红利及市场前景的双重驱动下,不少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都开始布局相关业务。北汽新能源、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开始涉足动力电池回收,同时,也出现了光华科技、格林美、赣州豪鹏、湖南邦普等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市场开始起步,王秉刚等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千亿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即将到来,但当前仍需纲领性的法规文件,来规范市场的发展。


动力电池回收还有诸多难题待解


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变成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问题。


为何这么说?田永秋解释,主要是因为动力电池回收涉及到新能源车发展全价值链,从上游矿物化工到电池单体模组组装,再到电动车使用以及下游报废拆解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这一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就不完整,没法形成一个有机的闭环;同时也是一些关键的稀有金属元素获得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除此之外,当前动力电池回收的确面临诸多痛点问题。


首先是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正规军”力量的薄弱。工信部信息显示,符合工信部要求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数量有限。2020年12月,工信部公示了第二批22家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白名单),加上2018年公布的白名单企业,国内仅共有27家动力电池回收“正规军”。


而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0年以来,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注册企业数量达到4683家,其中新注册企业96家;动力电池企业总数量与白名单企业对比来看,“正规军”的比例不足6%。


其次,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急需解决。田永秋称,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有多个风险点,如退役电池内短路、电池存放不当外部短路、电池拆解时操作不当等问题,容易引发燃烧、爆炸等严重的问题和事故。


再次,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在田永秋看来,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而是重复过去那种小作坊拆解厂的运作模式,缺乏电池材料拆解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和技术,随便处理的这种模式会造成对土壤和水的严重的污染。


除此之外,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还需要面对回收渠道不成熟、电池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鲍伟表示,“我们认为退役电池的回收主力应该是龙头企业,但实际上现在并不是,龙头企业的动力电池回收量加起来都不到退役电池总量的30%。”


那大部分废旧退役动力电池去哪儿了?一个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大量的退役电池流向了非正规渠道,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南新乡、广东东莞、江西宜春等地方,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呈现出回收乱象。


张天任等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回收并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拆解退役的标准评判的问题不明确,需要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打击非正规渠道、无生产资质等小作坊式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