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官网公布通告称,已批准来自12个成员国的共计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7亿元)的电池产业发展援助计划。这是继2019年十二月欧盟批准了一项由7个国家资助的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补贴计划后,再一次加码其电池产业。
此次补贴覆盖整个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从上游矿物开采,到电池设计和生产,再到电池回收和处理等,涉及特斯拉、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FCA)、Northvolt等42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亚洲电池厂商并没能进入扶持名单。
打造欧洲本土完整产业链
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以及高额的补贴政策,正在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国外数据网站EVSalesBlog公布了2020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统计数据:超过136万辆,超越我国夺得2020年全球新能源销售冠军。
正因如此,欧洲市场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正在“水涨船高”。欧盟预计,到2025年,欧洲车用电池产业链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欧元。
不过,目前欧洲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排行靠前的是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松下等亚洲电池厂商,且这些厂商在欧洲扩张迅猛。对此,欧盟官方一直深感不安,而此前奥迪、捷豹等厂商因遭遇电池短缺而减产的先例,也令欧洲本土车企迫切希望实现“电池自由”。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MarošŠefčovic曾表示,欧洲本土电池制造基地的缺失,危及欧洲汽车行业有代表性的各大车企,因此要迅速采取行动,共同努力克服这一竞争劣势,并充分利用欧盟在电池价值链众多领域的领导地位。
为了摆脱对亚洲电池厂商的依赖,欧盟在2017年成立了由本土公司组成的欧洲电池联盟,并由德、法两国牵头,计划在欧洲建立10到20个大型电池厂。2019年十二月,欧盟批准了7个成员国供应的合计32亿欧元的补贴计划,旨在帮助欧洲增强其在电池行业的竞争力。其中,德国投资10亿欧元,法国投资7.5亿欧元。
最新的29亿欧元电池补贴项目名为“欧洲电池创新”,是对上一次计划的补充,涉及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12个成员国,将为42家公司的46个电池项目供应资助,预计一直持续到2028年。欧盟表示,该项目还将从私人投资者那里吸引90亿欧元资金。欧盟希望借此能在电池领域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不同的电池和新的生产工艺。
或为另一张“白名单”
从援助对象来看,既有宝马、FCA、芬兰Valmet汽车、特斯拉这样的整车公司,也有Northvolt、InobatAuto等欧洲本土电池厂商,还有北欧化工、阿科玛等欧洲材料化工公司。绝大多数是欧洲各国的整车、电池及材料领域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其中不少是初创公司。
不过,仔细查看后可以发现,当前在欧洲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亚洲电池厂商并不在名单中。当然,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项目的初衷就是帮助欧洲本土电池产业崛起,从而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厂商相抗衡。
亚洲电池厂商正在欧洲市场大举开疆拓土,韩国厂商尤为明显。在2020年疫情冲击全球车市的情况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和SKInnovation的电池装机量却均有大幅攀升,重要就是得益于欧洲市场。目前,这三家公司均在欧洲至少建有一家电池厂,并供应大众集团、戴姆勒等欧洲车企。另外,我国的宁德时代、微宏动力在德国建厂,蜂巢能源不久前也将电池厂定址德国。松下、国轩高科等也计划在欧洲建厂。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及本土公司对亚洲电池厂商有着强烈的警惕心。
当前,以瑞典Northvolt、英国Britishvolt、挪威Freyr、法国Saft和Verkor为代表的欧洲本土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势力公司正不断崛起,且有些公司与本土车企有合作。例如,Northvolt得到了大众、宝马等车企的融资,还与大众建立合资公司。
此次欧盟希望通过扶持本土公司,打造欧洲本土完整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从而与亚洲及其他地区电池厂商相抗衡。虽然未来数年亚洲巨头主导的局面可能不会有大的改变,但从欧盟将重心放在电池创新上来看,其还是很有远见性的,亚洲厂商尤其是我国厂商还远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