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合资股比限制即将取消

2018-07-10      1695 次浏览

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据了解,《2018年版负面清单》将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的外资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外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废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继续执行。

从文件内容来看,《2018年版负面清单》中大幅度放宽了市场准入,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共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7月28日起,我国政府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并计划在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讲,《2018年版负面清单》的正式发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外资股比以及合资数量限制将正式取消,为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对此,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合资股比限制不断放开的同时,汽车市场内的利益划分也将不断实现再平衡,我国汽车市场内的竞争将更加充分,中国汽车产业效率与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股比放开有利于中国汽车技术进一步提升。”

放宽限制

业内分析认为,取消新能源汽车合资股比限制将逐步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企业的增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参与者也有望大幅度增加。

今年4月开幕的2018年亚洲博鳌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政策”以及“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的相关指导意见。随后,国家发改委在4月17日发布公告称,明确了取消汽车合资股比限制的阶段性时间。通过5年的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自此,在我国已经实施24年的合资股比限制这一“红线”也将彻底被“清除”。

汽车行业合资股比的取消国家层面留有5年的过渡期,从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首先切入。纵观当前国内专用车市场的发展,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不足10%,而且这一市场主要掌握在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国有企业集团手中,外资企业在这一细分市场相对处于劣势。“细究整个合资股比限放开的顺序可以发现,其实国家是从由强至弱的顺序放开,先从专用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这两个细分市场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其实就是从实力强的一侧开始改革。”佐思产研的一位分析师解释道。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专用车全年累计产量为160万辆,较2016年同期增长38.7%。业内分析认为,从专用车这一细分市场开始切入,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既不会对专用车市场格局的产生影响,又能逐步开启整个行业放开合资股比限制的步伐,表明改革决心。

当然,业内更为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股比的放开。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也已经完成了过渡期。在政策的扶持以及汽车产业整体转型的局面下,国内自主品牌已经纷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布局,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行业中强势崛起。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也吸引了国外车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与探索,相比较而言,国外车企无论是合资公司还是其他布局,都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缓慢。因此,上述分析师认为,最初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切入放开合资股比限制,一方面表明了我国府层面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外资的不断涌入来刺激这一市场形成良性竞争。

《2018年版负面清单》再次强调,2020年取消商用车合资股比的限制。从市场份额和销量来看,2017年商用车全年累计销量为416万辆,同比增长13.8%,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到96.6%,合资品牌销量占到3.4%。“商用车领域与专用车市场情况类似,大多由国内自主品牌作为主导,且出口辆占比相对较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商会秘书长钟渭平坦言。

作为合资股比放开的最后一步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实际上,在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还是相对弱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通过低售价来吸引消费者,但整体性价比还是合资品牌更好一些。”崔东树坦言。因此,5年的过渡期也是给自主品牌充分的成长发展期,当前国内自主品牌的高速发展,5年过后或将可以和合资品牌势均力敌,彼时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对自主品牌的影响可能就相对有限。

利弊相生

时间往前追溯,早在1994年,国务院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明确规定: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在过去24年的时间里,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修正,但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最高不得超过50%的限制成为不能跨越的“红线”,50:50也成为中外车企合资双方股份的一个“标准模式”。

当时,这一合资股比的限制是为了保护当时处于弱势的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壮大,从2013年开始国家层面开始探讨“放宽投资准入”的可行途径;2016年,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合资股比放开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长则8年,短则3至5年。2018年上半年,合资股比放开的时间表已经明确。不过,对于合资股比限制放开行业内争议颇多。“合资变数”到底动了谁的奶酪?谁又将是最大受益者?

从时间上来看,当前多数外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的合资合同至少是到2030年。艾瑞咨询汽车总监闻文认为:“至少在合同到期之前,提前进入新轨道的合资车企不会很多,当前格局已经相对稳定,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外资车企都不会轻易改动。”

广汽集团(601238.SH)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对广汽集团肯定是有影响的,由于广汽集团自主研发实力有所提升,这一影响也在可控范围内。”“未来,广汽集团还是会坚持合资合作,同时也会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他进一步补充道。不仅是广汽集团,包括上汽集团(600104.SH)、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等都有类似的观点,“虽然合资股比放开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合资合作未来依旧会存在。”东风汽车相关负责人坦言。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合资模式发展,中外双方车企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外资车企在研发体系等方面相对成熟,自主品牌车企则是有本地化优势。”崔东树分析道。“此外,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是2022年以后的事情,目前来看还没有影响。”此观点与大众汽车等外资车企不谋而合。

曾有人戏称,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是“引狼入室”,但实际上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对于自主品牌发展的不利影响有限。崔东树表示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股比的放开会逐渐打破内资占主体份额的现状,所以整体上来看,放开外资股比限制会对国内自主品牌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暂时来看是有限的。“尽快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有利于充分竞争,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改善合资企业偏高的售价等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招商证券资深分析师表示,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主品牌发展良好势头的基础上的,因为自主品牌车企有能力接受所带来的冲击。但对于初创新能源造车企业来讲,外资车企的大浪涌入可能会让其发展受到更大的压力。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