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蓄电池环保中心主任陈中华:我国是世界铅生产和消费大国,铅酸蓄电池每年耗铅330万吨以上,约占我国铅生产总量的70%左右,废铅酸蓄电池已成为涉铅公司铅原料的重要来源。
铅酸蓄电池本身循环利用率高,然而回收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回收利用率低、回收公司集中度差、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铅回收率低、环保措施差,收集、运输、贮存管理体系不完备。同时,回收渠道混乱,以无证经营的个体回收为主,环境风险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废铅酸蓄电池出现量超过500万吨,80%以上的废铅酸蓄电池流入非法流通渠道,非法个体回收每年拆解倒酸超过30万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亟须加强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制定相关规范制约铅酸蓄电池回收乱象,使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证券报:《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日前公布,规定了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贮存、运输、转移过程的处理方法及管理措施。该技术规范出台的意义为何?对公司何影响?
国家蓄电池环保中心主任陈中华:《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标准适用于社会源废电池的回收和管理。该项标准规定了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贮存、运输、转移过程的处理方法及管理措施,有利于规范生产公司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防止流入非法冶炼渠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提高废铅酸蓄电池残值利用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原生铅使用量,有利于相关监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规范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后期监督和管理。本标准填补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标准方面空白,有望获得行业内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同时,可以长久指导行业发展,对规范废蓄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将起到重要用途。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法》,目前国内大型蓄电池生产和再生铅公司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体系,但缺乏适用标准,从生态环境部到地方生态环境厅、局都在开展试点示范。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简称工程技术中心)从2016年起,就与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联合开展蓄电池回收试点工作,重点进行蓄电池回收技术和管理体系研究,并依托超威集团实地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工程技术中心牵头起草的。2019年初,生态环境部印发3号文、5号文,在全国范围内指定20个省市开展蓄电池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该技术规范出台为试点工作供应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同时有力地配合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法》的落实。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对公司最大的影响就是明确了蓄电池生产公司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要求,且该标准根据社会源废蓄电池来源分散、产量不固定、种类复杂等特点,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不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放宽了收集、暂时贮存、短途运输从业者门槛,简化管理要求,有利于提高公司参与度,充分调动生产公司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