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差阻碍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

2021-01-08      933 次浏览

我国储能网讯:“废旧电池不回收,难道直接填埋吗?”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届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峰会上,与会嘉宾对业内长期存在的质疑声予以回应。当前,因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电池产品一致性差、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一度引发激烈争论。


业内人士认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具备环保属性,因此经济性不应是唯一考量,随着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潮的临近,要高度重视回收利用,理性看待行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估算,2020年左右将迎来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潮,退役规模约为21.2GWh。2025年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量将达到94.48GWh,年复合上升率为47.16%。


“做好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北方工业大学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建林看来,将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筛选重组,在储能、通信基站、两轮车等场景实现再利用,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2019年以来,工信部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进行了规范,多地也公布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政策。


目前,梯次电池实际应用案例重要集中在电力储能和通信基站领域。截至2019年底,铁塔公司已在35万个通信基站中累计使用超过4.5GWh的梯次利用电池。当前5G建设正进入高峰期,根据三大运营商规划,2020年新建5G基站或达68万个,对备用电池需求高达14.4GWh,将催生大量梯次利用电池需求。


“随着新基建、能源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化,锂离子电池储能将迎来爆发式上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俊峰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0GW,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元,梯次利用前景广阔。


经济性短板突出


规模庞大的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给行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暗存安全问题,诸如废旧电池在运输、贮存中起火事件已屡见不鲜。这也是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最大“弱点”。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包外形结构和尺寸各不相同,很多公司无法自动拆解。有关拆解体量较大、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电池包、模组和单体来说,假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短路、漏液等安全问题,甚至爆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研战略工程师吴奔奔表示,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还缺乏有效的协同监管,政策奖惩机制仍不完善。而电池回收公司发展情况不一,难以进行标准化管理。


李建林介绍,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分为三种:不具备梯次利用价值的报废类电池;个别电芯电压异常,去除掉故障电芯后可利用的维护类电池;电池组一致性较好,剩余容量低于额定值80%的可用类电池,具备梯次利用价值。


但如何判断退役电池,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来料中仅有50%—80%的电池可供梯次利用。而采购废旧电池,只能依相关相关经验去评估。”锂斯德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斯年坦言,能梯次利用的电池与报废电池的价格相差10倍之多,假如误判超过2成,当批采购就会亏损。


据了解,当前梯次利用电池的采购成本为新电池价格的60%左右。但新电池价格的快速下降,给退役电池经济带来巨大挑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使用退役电池的积极性。


吴奔奔进一步指出,梯次利用电池的拆解加工过程复杂,涵盖机械、冶金、环保、化学多个领域,其运输、检测、拆解、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均需支出费用,成本较高。而电池中的金属钴、镍、锰、锂以及电解液等有价物质全回收难度大,产值较低。


产业链协同是出路


鉴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复杂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被认为是现实选择。车企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重要责任方,能够较快回收废旧电池,但在电池拆解再利用上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当前车企一般选择控股或参股相关公司,比如宝马汽车与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合作,形成“车身整车回收+数码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模式。


吴奔奔认为,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上,可以借鉴国外好的相关相关经验。他介绍,美国强制要求电池零售商回收废旧电池,也通过押金制度促使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日本电池生产商负责电池回收,但政府会对电池厂商予以补助,以提高公司回收积极性。日本循环利用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电池厂商可通过相关渠道免费从消费者手中回收电池。


业内人士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政策法规,促进产业规模发展,以规模化带来经济优势。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开发高效快速的退役电池健康状态识别技术,降低退役电池诊断成本。主机厂方面,在电池设计环节,就要考虑到未来的梯次利用,在模组成组方式、内外部结构等方面预留梯次利用空间。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