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俊良:发展燃料动力电池车的核心问题是降低成本
在清洁能源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不仅仅是解决燃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更关乎我国在这一轮的能源动力革命上是不是能占领制高点,为此,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
然而,伴随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燃料动力电池车逐渐成为车企新宠,在近两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浪潮。
关于新能源汽车到底是选择燃料动力电池车还是锂离子电池车,业界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里程范围内锂离子电池车可能更加有优势,但是超过一定里程的话,应该是燃料动力电池车的天下,为何?这是因为这两种方法的材料特点、科学原理都是有各自的瓶颈。
章俊良:发展燃料动力电池车的核心问题是降低成本
据章俊良介绍,从产品本身来说,当时速达到130公里的时候,燃料动力电池车和锂离子电池车的设备体积是差不多的,再往后走,从成本来讲,锂离子电池车的成本指数是在新增,而燃料动力电池因为只新增氢罐的数量和体积,所以价格上升是非常平缓的。
就成本而言,伴随着过去十年的发展,燃料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一半多,这也是为何目前大家都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燃料动力电池汽车开始出现。
燃料动力电池的成本,重要的瓶颈是其中的贵金属用量,我们大家都了解燃料动力电池里面用贵金属铂,目前大概是0.3克/千瓦到0.2克/千瓦,从原来的1克/千瓦,到现在的0.3克/千瓦,过去15年左右铂载量已经下降了70%到80%了,假如能下降到0.1克/千瓦,就可以全面普及燃料动力电池车的应用。从各个机构预测的情况来看,大概2030年左右,燃料动力电池的成本可以达到内燃机的水平,基本上可以接上燃油车停产的时间表。
当然,从目前国内发展的现状来看,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章俊良:发展燃料动力电池车的核心问题是降低成本
我们现在投资过多的集中于技术集成,对产业链的上游不够关注,尤其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比较多,希望引起我们业界和媒体界的关注。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燃料动力电池车最终要走向产业化,假如上游的东西解决不好,是没办法大规模产业化的,无非就是拿一些国家补贴,所以说关于国家来讲,尤其值得大家警惕。
权威人士认为,要大规模产业化要四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寿命大于5000小时;第二是成本售价,假如不计补贴,可以跟锂离子电池车或者是燃油车接近;第三是基础设施,要有廉价的氢气供给;第四,假如加上补贴,整个产业链要盈利,这样才能做得下去。
在章俊良看来,车用燃料动力电池想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就必须要政府加强燃料动力电池技术的投入、引导和规范,对研发、应该加大经费投入,降低燃料动力电池成本,提高它的寿命。假如按照理想化的状态来看,可能会在2020-2025年之间能达到全面产业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