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布局 贝特瑞锤炼新能源材料“尖兵”

2020-09-15      909 次浏览

□本报记者黄灵灵


2020年,贝特瑞迎来“弱冠”之年。过去20年,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长的步伐,贝特瑞凭借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在6年内,打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外企垄断,夺回我国市场;随后,异军突起,一举夺得全球出货量“王者”宝座;此后,一骑绝尘,保持领先,如今已是持续7年的全球出货量“冠军”。


“贝特瑞的发展离不开深圳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精神的滋养。”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日前对我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将持续完善业务布局,把负极材料作为重要业务、正极材料作为上升业务、石墨烯等新材料品种作为潜在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公司。


深圳独具魅力


我国证券报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的贝特瑞生产园区。记者发现,进入园区,不仅要登记身份证、查验健康码和测量体温,还不能使用手机等摄像设备。“这重要是因为客户对公司保密及生产安全要求非常严格。”贝特瑞工作人员解释道。


在董事长办公室,贺雪琴将贝特瑞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八月,当时,贺雪琴作为一名投资经理还在我国宝安工作。两年后,贺雪琴在高交会上邂逅贝特瑞,贝特瑞的新材料概念让他眼前一亮。此后半年,他大力推动我国宝安入股,促使其在2004年控股贝特瑞。2005年,贺雪琴来到贝特瑞担任董事长,一晃就是15年。


刚到公司,贺雪琴就面对一项重大考验——贝特瑞亟需转型。“一方面,当时锰酸锂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这方面已无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做负极材料的市场机遇。”贺雪琴回忆道,当时国内负极材料生产被外企垄断,但制作负极材料的原材料都来自我国,每吨几千元的原材料卖出去,买回来的成品却要每吨十几万元。


看到国产替代的机会和技术突破的可能,贺雪琴决定带着团队“转舵”主做负极材料。“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不做‘山寨’、不买技术,就是自己做,通过研究全球技术专利布局,绕过已申请专利,开发新专利。”贺雪琴说,贝特瑞坚持研发,离不开深圳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精神的滋养。


“从过去到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向我们伸出‘橄榄枝’,给了很多优惠条件,希望公司把总部搬到他们那里去,但我从来没考虑过。”贺雪琴直言,高度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务实高效的办事氛围、配套齐全的产业链、优惠便利的生产要素支持使深圳独具魅力。此外,深圳行业协会务实,真正发挥了促进公司交流、引导培育公司的功能,营造了协作奋进的产业生态。


锚定高端市场


在2006年前后,坚持自主研发的贝特瑞拿到了一个技术攻关项目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对贝特瑞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用途。


贺雪琴回忆道,贝特瑞当时缺钱。对这200多万元的资金怎么用,公司内部有较大分歧。贝特瑞的技术标准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症结就在于设备落后。因此,他顶住压力,坚持用这笔资金买了两台高端设备。


“没有这样的设备,我们不可能跟三星、松下这样的公司合作。”贺雪琴说,正是这两台设备帮公司含义了客户群体、找到了市场定位。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贝特瑞与上述国际厂商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系统地掌握了国际公司的生产和管理相关相关经验,一步步向国际优秀水平靠近。在短短几年间,贝特瑞飞速崛起,成为负极材料的“王者”:2006年,贝特瑞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08年,实现批量出口;2010年,出货量超过日本公司,成为全球第一;2013年以来,出货量持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贝特瑞还不断揽获全球优秀合作伙伴,客户覆盖了以松下、三星SDI、村田等为核心的国外主流客户群体和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客户群体。这不断推动贝特瑞逐步形成以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为主导、以高端消费电子电池应用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储能锂离子电池应用为前景布局的应用领域市场结构。


建言区域协作


贺雪琴表示,回首来路,深圳对贝特瑞助益颇多;展望未来,希望深圳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突破空间限制,为产业外溢营造有利条件,大力推动基础研究。


在贺雪琴看来,上海周边城市及地区有能力自然承接上海的产业外溢,得益于片区发达的交通网络,但深圳与周边城市交通的便捷度有待提高。他建议,深圳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协作,在留住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为产业外溢创造有利条件。


“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环境较为严峻,公司经常通过杀价赢取竞争优势,以自有利润投入应用研究已略显吃力,更难以顾及新材料等基础研究。”贺雪琴建议,在顶层制度设计上,深圳可多引导和鼓励公司加强基础研究,为公司决胜科技创新“下半场”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