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行业逐渐从一个规模小、制造技术落后的低端产业,发展成为总产值达1500亿元的大产业,不匹配的是,铅酸蓄电池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
据了解,我国每年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数量超过260万吨,而一般铅酸蓄电池的含铅量约为70%-80%左右,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由企业住到的回收网络,回收多以个体商贩为主,因此近80%的废铅酸蓄电池是通过个体商贩流入到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这是导致铅污染的根源之一,而随着近年来蓄电池产业的发展,相关回收业也呈现出较好利润前景,相关政策的滞后,致使铅酸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失序。
建立铅酸蓄电池回收规范和回收体系
据了解,许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他们大体分为三个主要途径:
一、蓄电池制造商负责通过其零售网络组织回收;
二、依照政府法规批准的专门收集铅蓄电池和含铅废物回收的强制联盟(包括政府的工业部门、环保部门和电池生产、销售到收集、回收和铅的二次生产循环每个阶段)和专业的回收公司;
三、由再生铅企业建立特定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
上述三种途径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统一交由正规再生铅企业处理,同时政府给予再生铅企业一定的废电池处理补贴费用。
目前国内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存在四大挑战:
一、大量非法主体存在于市场,资质回收主体缺乏价格竞争优势。
二、对整个系统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者的责任没有规范性要求,正规体系很难建立。
三、市场准入门槛高。《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废铅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规定:具有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从事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和处置等经营活动。由于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具有较高的申请门槛,众多企业或个人难以达到要求。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专业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资质的企业不超过5家。
四、多部门联合监管难度较大。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环节中涉及多个政府机构,仅靠环保部门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