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期到来 汽车蓄电池能否走出回收怪圈

2020-08-03      931 次浏览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潮的逐步到来,我国蓄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一个紧迫问题。近日工信部公布通告称,自今年八月一日起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执行监测。这或许有助于动力蓄电池回收走出不合理的“怪圈”。


报废窗口期市场份额大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让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创下新高,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锂电池配套量也在逐年新增,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新能源汽车的质保期多以5年或8万公里为标准。若照此标准计算,2009年至2012年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或行驶里程接近8万公里车辆的动力锂电池已经到了要更换的标准,动力锂电池报废的大潮即将来临。


科学合理的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已是必由之路。


回收乱象多技术提质难


相关数据显示,根据现有技术水准,废旧电池中金属钴回收率为95%,碳酸锂回收率85%,同时参考当前金属钴及碳酸锂价格走势,预计至202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7亿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亿元。


但现实中动力锂电池回收情况并不乐观,由于非正规公司出价高,造成大部分废旧动力锂电池流入回收“游击队”、小作坊手中。据《我国新能源报》报道,在废品收购集散地,动力废电池8元一公斤。还有许多回收点只是几个人租个仓库,网上发发消息,就做起了回收业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力锂电池梯次回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工艺技术的影响,目前梯次利用业的投入较大,梯次利用回收业务的电池公司按照正常的电池生产制造流程,却处于亏损阶段,预计在未来几年的收入也不乐观。但假如通过暴力的简易组装,许多不规范的电池回收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获益。目前国内很多退役电池拆解后,应用在低速电动汽车、充电宝上,可以大量获利,甚至一些生了锈的电池可以通过简单处理后打上漂亮包装依然畅销。


政策要落地技术待攻关


新能源汽车专家李鹏飞对此表示,因绝大部分动力蓄电池尚未退役,所以在电池生产商、汽车生产商等公司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形成。再就是目前我国公司技术储备不足,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


按照七月三日工信部通知,回收服务网点应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移交后,向汽车生产公司报送信息;汽车生产公司应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入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应在接收报废新能源汽车。


专家表示,这一规定假如严格执行,会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合理回收难的问题。同时,公司应加大对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