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智造” 电池战略提速布局

2020-07-20      838 次浏览

锂电行业要想摆脱传统制造模式的“围城”,智能制造成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不仅是产品品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必争高地。近两年,“中高端产量不足、低端产量过剩”被业内人士越来越多地提及,一些动力锂电池公司为了追求产量而盲目扩产,也让整个行业有了“野蛮生长”的苗头。


海四达成立于1992年,一直以来致力于动力锂电池的研究,有着25年的行业积累,面对转型升级的产业难题,选择智能制造这一突破口,坚持创新“制造”,提速布局电池战略。


选:公司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新能源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产品质量过硬和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动力锂电池公司胜出的关键。就目前政策来看,动力锂电池产量和价格已然成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产量方面:国家要求2020年,动力锂电池系统比能量提高一倍,这对动力锂电池的规模化制造、整体性能提升、成本降低等都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价格方面:系统集成价格实现2元/Wh-2.5元/Wh之间,在未有新材料替代的情况下,除了通过工艺改善优化等,还得在原来的生产制造模式上下功夫,因此,智能化、自动化的产线升级迫在眉睫。


海四达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商,通过提高生产设备控制精度、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来根本解决锂离子电池批产质量一致性差、效率偏低、成本控制能力弱等问题。目前,海四达引进韩国自动化设备生产线,使设备达到了全线自动化、智能化的世界领先水平。设备有效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对推动海四达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海四达董事长沈晓彦表示,智能制造关于公司来说是压力,更多的是发展机会。海四达致力于智能制造,做好绿色朝阳产业。


攻:选择背后的难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锂电公司的智能制造状态还处在初级,存在设备不能实现互通互联,不能对产量、设备诊断进行感知,产品不能追溯等问题。虽然很多公司都在布局智能制造,但是在发展的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海四达告诉我们,从关键措施来讲就是数字化。


一是来料的数字化。在制造产线上粉料不断地往桶里加,其中的杂质、成分、固含量等影响电池的因素都要实现在线检测。


二是设备的数字化。


三是制造质量和产量的数字化。


目前,海四达重点执行年产10亿ah高比能安全动力与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建设项目,结合先进MES系统,实现智能制造和柔性定制化生产。海四达董事长沈晓彦指出,海四达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形成电池材料、电芯、系统集成、锂离子电池回收等四大产业集群。


通:电池布局“一带一路”


海四达董事长沈晓彦告诉我们,“一带一路”讲的就是一个字——通。


沿线各国和地区间的合作就是互相通融的过程,有合作必将涉及到竞争,必将带动产业的局部更新与调整。海四达始终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把新能源产品带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目前,海四达在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美国、印度、克罗地亚等地积极开拓市场,形成与“一带一路”相吻合的海外布局,取得较好的收益。


海四达布局“一带一路”,一方面促进西部地区能源结构的转变,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拓海外市场,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未来,海四达将扩大产量规模、加强产业链协作管理和内部管控,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通资本与贸易的行业壁垒,在发展中探索创新之路,加速“一带一路”海外市场布局,寻找发展新机遇。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