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连撕三季的背后套路看懂了吗?

2020-06-09      1159 次浏览

摘要:在三元锂离子电池作为官方唯一推崇技术路线的前几年,这种撕战从未出现过,彼时大家都恪守着以共同的技术路线合力将市场做大的多赢原则。


文|干群芳刘晓林


在微博上高调与宁德时代互撕几个回合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的微博有了新话题。五月二十六日晚,李云飞公布微博称比亚迪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红杉瀚辰股权投资等多名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19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在宣告独立后仅42天就完成了A轮融资,零部件市场化进程加速。


但这并不能使汽车行业里的“吃瓜群众”转移视线,相有关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排行前两位的巨头开撕,后者的“瓜”数年难得,且看上去貌似还有下文。就在五月二十五日晚,李云飞还在微博里暗怼宁德时代。他公布了一张书法图,图中“神”字超长落笔搭配两个咧嘴笑表情,潜台词意味悠长,“神”字的落笔被网友称为“神针”,暗指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针刺安全性测试,而这也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过去长达两个月“互撕大戏”的核心点。


在三元锂离子电池作为官方唯一推崇技术路线的前几年,这种撕战从未出现过。彼时大家都恪守着以共同的技术路线合力将市场做大的多赢原则,而随着补贴退出临近、日韩电池在我国被“解冻”,包括刀片、蜂巢等多元化技术创新快速萌芽并落地,整车公司建立自己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羹”有更多人想来分了。


一向淡定的宁德时代这次为何主动应战也让业内颇为不解。五月二十七日,宁德时代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发来回复称“作为行业龙头公司,我们有责任给消费者供应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的科学全面认识,促进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比亚迪在有关这场论战的初衷和看法上,尚未对经济观察报进行回复。


截至记者发稿时,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对战已经进行到了“第三季”,也从暗战升级到了明怼。“有关针刺试验的争论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实际上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路线上的争论。”一位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邵元骏则认为“这种吵毫无意义”。


专业人士的共识是,这次争议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几年前三元锂离子电池被认定为官方“正宗”时的争议重演,背后来看仍然是两个电池大佬对技术和市场话语权的争夺。面对宁德时代的飞速发展,心有不甘的的老大哥比亚迪决定展开进攻。2019年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比亚迪的近三倍,今年四月,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场论战发端于三月底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推出,不断升温于电池针刺试验的几轮较量。在新能源汽车又迎来一年一度的“自燃季”时,这场“刀片”对“针尖”的互撕,也让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涌动已久的暗流有了第一次的激烈喷发。


刀片出鞘纷争起


三月二十九日,比亚迪刀片电池高调公布,仅从“出鞘·安天下”的公布会主题就能看出比亚迪凶猛的进攻态度。比亚迪不仅宣称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同时还展示了“难度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电池单体针刺试验的视频。视频中,三元锂离子电池在钢针刺入后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了500℃;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只有30-60℃。


一时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赚足了热度,磷酸铁锂回归主流的可能性成为汽车业的谈资。而比亚迪也将自己送到了以宁德时代为队长的三元电池战队的“敌对面”,一个多月后的五月十一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投资者询问时的耿直回应,则把比亚迪送上了更为尴尬的位置。


“刀片电池是宁德时代2016年量产的CTP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目前公司已经选择并量产CTP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这意思即是:刀片结构是宁德时代玩剩的概念。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对针刺测试回应称,自己的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并暗指针刺测试是一种滥用测试(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的一个类别,针刺是滥用测试的一种),和电池安全是两回事。


曾毓群对投资者的回应被媒体迅速放大,变成了一颗深水炸弹。李云飞当晚就在微博上喊上了话,“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但宁德时代并未理睬,第一季舌战结束。


但事情没有结束,十多天后,一个汽车博主放了一把火,开启了舌战第二季。五月二十一日,该博主公布了宁德时代811三元电池穿刺测试视频,视频显示,钢针刺入后,电池单体瞬间起火燃烧。这一次,宁德时代选择了正面回应,第二天晚上,宁德时代在官微公布了自家产品的针刺测试视频,测试结果显示,钢针接触电池包之后直接折断,并配文“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但视频中做的是电池包针刺测试,而并非民间版的单体针刺测试,这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五月二十三日晚间,宁德时代作出二次回应,称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并且公布了某款5系和某款8系三元电芯的针刺试验视频。视频显示,穿刺发生后,两款电池均没有起火。由于其中某款8系的针刺测试结果与此前汽车博主民间测试版结果相反,这直接刺激该博主在五月二十四日又公布了自己所做的宁德时代5系三元电池的针刺测试,结果在钢针刺穿后,电池依然瞬间起火爆炸。


面对针刺测试引发的越来越多的争议,宁德时代向外界抛出了一个终极疑问:“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意思很清楚:假如命题不成立,结果自然无意义。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关宁德时代的针刺测试是否成立,双方又约架一场。五月二十四日晚,李云飞在微博上再次开怼,质疑宁德时代的针刺实验没有造成电池短路,认为“针刺试验已然失败了”。


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一次,宁德时代官方还未应战,一位公司信息备注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的微博网友“David工科男”却坐不住了。五月二十五日晚,“David工科男”调侃李云飞称“可以看出李总并非技术出身,短短的5句话居然出现了两个技术漏洞”。他纠正称,针刺测试的核心目的不是一定要让电池内短路,同时回击道,假如从电压下降来判断是否发生内部短路,那么刀片电池三月底的针刺测试结果也是彻底失败的。


这位David工科男2018年四月六日就注册了微博账号,但截至发稿前,其微博页面仅显示两条动态,并且都与针刺测试事件有关。有关他的真实身份,宁德时代方面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没有做调查,尚不可知。至此,一场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专业技术争论,已经把普通消费者和网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有业界人士笑称,假如从仅用4天就完成了一场有关新能源汽车电池专业知识普及的角度来看,这场争论并非一无所获。


比亚迪的矛与宁德时代的盾


在疑似公司工程师回击李云飞之后,五月二十五日晚上,宁德时代将对战从“摆事实”推入到“讲道理”的舌战第三季阶段。该公司公布《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解释称,“从技术上说,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法,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已不复存在。”


宁德时代这个时候给出了关键佐证:五月十二日,工信部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已正式公布,将于2021年一月一日起开始执行。单体针刺测试作为独立项目在要求中被正式取消,仅作为单体热失控的触发条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也就是说,针刺是否通过已不重要,关键要看单体热失控后,系统是否可以控制热失控的蔓延,为各类电池的安全应用设定了基本门槛。”宁德时代分析称。而根据文件,电池单体针刺确实存在无法触发热失控的可能性。


有关始终未单独公开回应的单体电芯官方测试和民间测试的不同结果,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宁德时代方面了解到,顺利通过官方测试的电芯技术已经量产,但并没有对外推广,民间测试和官方测试的电芯并不相同。有关未将这种技术推广的原因,一位宁德时代工程师表示,宁德时代发现电池单体的穿刺并不代表电池系统的安全,并且为了通过测试在电池制造等方面所需付出的额外代价,最终都是消费者买单。


而当吃瓜群众还在讨论新普及的知识——电池针刺试验到底有没有必要时,专业人士已经在讨论宁德时代在这场论战中的失策了。一位分析师颇为失望地说,“宁德时代只用强调单体电池针刺已经被国家强检取消了,自己pack(电池组)是安全的就行了。特斯拉NCA电芯安全性更差,但整车安全性也不低。”而对国标思路是否正确的讨论,显然已经已属另一层面,并且这种讨论通常都很难有准确结果。


业内多位人士也认为,从材料来讲,三元电池本就不易通过单体针刺测试,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测试包括多个层面,单体针刺测试不通过,不代表整体电池系统安全不达标。形象点说,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矛”是电芯材料的稳定,而宁德时代的“盾”是电池包技术的安全性。“他们的争论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邵元骏分析称。


“电动汽车安全是个系统工程,当然电芯越安全越好,最好是像石头相同稳定,但是电池毕竟是能量的载体,绝对的安全假如可能(实现),也意味着极高的代价。没人敢保证,能过针刺的铁锂离子电池就不着火,实际上铁锂着火的案例之前太多了。”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但一些业内专家有关针刺测试的用途依然予以肯定,因为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而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保证,电池包发生碰撞的时候不会破,穿刺实验相当于模拟高强度撞击后有异物挤压进来的情况,同样,现在很多电池也很难经过振动测试。”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认为。


资本市场同样对这场论战颇有兴趣,二级市场更是对两大龙头谁更占上风保持高度关注。而有关这是不是一次成功的论战,目前并没有结论,接受采访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真理似乎并没有越辩越明,反而让消费者更加困惑了。


抢回失去的“羹”


此次对战之前,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一直是相安无事。一个是身兼整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双重身份、一直自给自足的知名车企,一个是在过去几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头羊的新秀。但宁德时代短时间内的成功和超越比亚迪的市值,显然让后者受到的刺激很大。在宁德时代成长到足以威胁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巨头之前,比亚迪的电池都是其封闭王国的核心武器之一。而从2017年开始,比亚迪改变了打法,开始推进电池业务的市场化。


数据显示,2015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约为比亚迪的一半,2016年却已经攀升至比亚迪的90%;到了2017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开始超越比亚迪。目前国内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车企数量巨大,但采购比亚迪电池的车企并不多,与之对应,宁德时代已经成为车企打造产品卖点的标准,而比亚迪尚未形成这种号召力。显然,在比亚迪看来,打开电池市场,是重塑其电池领导地位的关键。


“刀片电池我们已经和比亚迪谈过,但是我们要先观望一下。”一位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实际上,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竞争正在变得更加复杂。随着补贴大幅度减少,日韩电池返场的影响已经显现,电池技术路线受到的“约束”正在减少,而成本竞争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却更为迫切。


“表象是针刺之争,实质上是各自所代表的技术路线的争论。”有关和比亚迪此次的隔空互怼,一位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以三元为主,但宁德时代对各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都进行了尝试,且磷酸铁锂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是全球磷酸铁锂和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重要供应商,同时在布局下一代‘无钴’技术。任何的技术路线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会有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我们认为技术路线是市场和用户的共同选择。”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汽车应用领域广、应用场景多,对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也必然是多元的。而多元化技术路线也是当下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现状,目前多家公司正在研发无钴电池、固态电池等更先进的电池技术,为下一步的竞争蓄力。


比亚迪同样也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两种技术路线并存,不过,在刀片电池公布会上,比亚迪仍是一如既往的对磷酸铁锂大为推崇。“比较亚迪而言,磷酸铁锂具有比较优势。”一位电池产业分析师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是目前重要的两条路线,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与能量密度的高低直接对应,因此,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82%快速下降至2019年的32%,而能量密度高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则新增至62%。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失势同步,比亚迪曾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拥有的独家优势也随着宁德时代的崛起快速丧失。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被认为是比亚迪讨回失地的重要一步,该电池对安全性的追求备受业内专家认可,但尽管如此,刀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突破依然有限,被认为仍难以颠覆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优势。目前,刀片电池重要还是计划供应至汉EV、秦EV等多款比亚迪自有车型,确定的外供客户极少。不过,比亚迪拆分电池板块,做独立的电池供应商,与宁德时代展开订单争夺的野心始终如一。五月十四日,李云飞在微博上透露,比亚迪刀片电池已正式落户某一国际品牌。


“宁德时代现在处境并不乐观,外面有三星、LG化学等外企强势进入,内有来自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公司的挑战。”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宁德时代在尽力捍卫霸主地位,在LG化学凭借供货特斯拉扶摇直上时,宁德时代也拿下了特斯拉的订单,据了解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向特斯拉供货。比亚迪的处境同样不轻松。虽然拥有大规模整车制造和三电技术,财务上却持续增收不增利,其急需通过电池等零部件业务的市场化,来为公司寻找新的上升极。


两大龙头之争也让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风浪再度升级。今年一季度,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格局大洗牌,LG化学上升为第一,松下位居第二,而宁德时代退居第三,比亚迪则退至第六。而除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互怼,一些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也正在浮出水面,这包括德国大众汽车入股合肥国轩,以及戴姆勒计划参与孚能科技IPO认购,这些动作或许有望成为新热点,逐渐覆盖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场本土电池公司的内部论战。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