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模式开关电源中的高精度锯齿波振荡器设计

2020-05-18      1511 次浏览

近年来,开关电源芯片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产品的电源供电系统。目前,关电源重要采用pWM控制电路,锯齿波振荡器是pWM控制电路的核心功能部件。在电源电压、温度、工艺和环境负载变化或者漂移的条件下,要求振荡器能够出现频率稳定的信号输出。许多锯齿波振荡器虽然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但受环境温度和电源电压影响较大,基于以上要求,本文设计一种锯齿波出现电路。1电路结构及原理1.1电路整体框架及原理图1为RC振荡器的原理图。本文提出的锯齿波振荡器重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准出现的电流I1和I2,一部分由电容C和开关K1、K2组成,最后一部分是控制电路。

该电路利用基准源出现的电流I1对电容C进行充电,利用电流I2进行放电,从而出现对开关K1和K2的控制信号。出现脉冲的工作过程如下:假设输出信号Um为低电平,使开关管S1导通,S2关断。这时电流I1对C进行充电,使a点电压Ua升高,经过控制电路用途后,使输出信号Um变为高电平;然后,Um使开关管S1关断,S2导通,电流I2对C进行放电,使a点电压Ua降低,输出Um又变为低电平。电路如此反复循环工作,便在输出端出现振荡信号,Ua是出现的锯齿波信号。振荡器实际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Uref引脚输入的是来自带隙基准的参考电压,Um是输出给后级的最大占空比信号,Uout是所要求的锯齿波输出信号。


图1中的开关S1、S2分别由pMOS管VT4和VT5代替。因此,图1中的倒相器在具体电路中便不要实现。在集成电路中不易直接实现精确的电流源,所以先出现一个精确的参考电压Uref,然后通过一个U-I变换电路,出现两个精确的充放电电流I1和I2。图2中的电阻R是外接的精密电阻,电路中运放将B点电位钳位在参考电压Uref,因此流过R的电流为VT2和VT3,VT6和VT7组成两组电流镜,则充放电电流I1和I2为:假设振荡器输出信号Um初始值为低电平,VT4打开,VT5关断,电流通过VT4流到电容,电容进行充电。此时Ua低于VH,COMp1输出高电平,Ua高于VL,COMp2也输出高电平,Um保持低电平。直到C的电压上升到高于VH一点,COMp1输出低电平,使得Um翻转为高电平。此时VT5打开,VT4关断,电流通过VT5,电容C通过VT6支路进行放电,逐渐减小。直到C的电压降低到低于VL一点,COMp2输出低电平,Um翻转为低电平。电路如此循环,在输出端出现振荡信号。


如图3所示,门限电压是由Uref1对Uref2出现,Uref1对Uref2是来自基准模块的电压,不随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所以VH和VL基本保持恒定。1.3输出频率的计算不同的充放电电流决定了输出高低电平的不同脉宽,所以决定了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具体原理如下:在一个充放电周期内设电容的充电时间为Tr,放电时间为Tf,电容充放电的周期为Ts,由电容的电流公式:调整VT6和VT7的宽长比,可以得到较小的充电电流和较大的放电电流,当I2>>I1时,可以得到得到锯断波的下降沿近似垂直。通过调整电容C或者R的大小,可以得到预期的锯齿波振荡周期为Ts=7.6μs,即振荡器的周期为132kHz。其中VH和VL都是由基准电压而得到的,故不随外界条件变化,从而使振荡频率不受电源电压和温度的影响而维持恒定。2仿真结果与分析此电路采用TSMC0.5μm工艺实现,用Spectre进行仿真。在5.8V电源输入,27℃环境温度下,图4是振荡器出现的锯齿波信号以及最大占空比输出信号,由仿真结果可知锯齿波的频率精确控制在132kHz,且上升沿线性度好,下降沿陡峭,最大占空比达。


表1给出了振荡器在不同电源电压和温度下的振荡周期仿真结果,由表格所示结果可知,振荡频率最小为129kHz,最大为135kHz。频率漂移范围在±3%内,可见频率随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振荡器的精度较高。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