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外部挑战大混改要改深改透

2020-05-08      891 次浏览

今年1~十一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和9.1%,全年销量预计下降8%。汽车市场的下行趋势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引导、提振汽车消费?车企又将如何发挥能动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日前举办的2019我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简称“咨询委”)工作会议上,行业专家紧扣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国企改革等热点问题出谋划策。


■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升


产销数据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行业承压的现实。“汽车工业总体运行正常,但下行压力较大。”咨询委秘书长、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虽然如此,但目前的积极因素在增多。事实上,今年的产销量降幅逐渐收窄,新产品推出速度较快,尤其是智能网联车型对年轻消费群体有积极的拉动用途,在这些方面自主品牌有战略优势。“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极因素会越来越多。”他强调。


持续两年遭遇销量滑坡,明年的车市将会如何?我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在场专家的意见。“关于明年的汽车市场,我的观点还是偏向于微升。”在他看来,汽车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抓手,希望有关方面出台有利于汽车长期结构调整的政策。当前,汽车行业面对的多种不利因素,使车企更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陈斌强调,明年要突破困境,必须树立化危机为机遇的意识,从而激发出从业者的热情。


如何脚踏实地做好明年的工作,咨询委、陕西法士特公司原董事长李大开提出了三个关键词“自主自信”“坚持坚定”“客观科学”。他举例说,即便是在市场滑坡的情况下,今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仍上升3%以上,说明车企及市场还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最重要是抓好质量和品牌建设,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要以发展的眼光,抓住‘新四化’等发展潮流,品牌向上就会事半功倍。”


“汽车产业还会有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咨询委委员、陕汽集团原董事长张玉浦认为,相关于我国GDP增速较稳、以及汽车千人保有量较低的现实,汽车市场的刚性需求与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目前,我国东北、华东、华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都有较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也是业界关注的重点。有专家提出,要在西北地区打造一个相对规模较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就是最好的机遇。


与会者一致认为,2019年到202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既要有战略谋定,也要有信心、有思路、有作为,脚踏实地谋求发展。


■合资新能源汽车大举“入侵”


近期,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唱衰新能源汽车的声音。对此,咨询委、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没有理由怀疑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将平分天下。”针对产业发展,他提出,要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的战略产品。国内整车公司假如能与动力锂电池头部公司合作,将利好产业发展。


当前汽车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的公司被淘汰出局,这是必然趋势,对产业发展总体有益,行业的优胜劣汰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咨询委副主任、我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强调:“我们将面对的不是补贴退坡的挑战,而是跨国公司、合资公司全面向电动化转型,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这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段时间以来,业内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究竟应选电动、混动、氢燃料,还是醇类燃料一直争议不断。对此,很多专家认为应立足国情,多种路线并举。“新能源汽车应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甲醇燃料汽车应列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值得大力推广。”咨询委特邀委员、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如是说。事实上,我国甲醇产量为1亿吨,年产量超6000万吨,这是甲醇汽车的产业化基础。目前在运行的甲醇汽车已有3万余辆。


当前,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的造车新势力正在大范围地攻城略地。咨询委、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书林认为,关于这些公司,要辨别清楚是结构性产量过剩,还是超前建设,要看其是否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车企改革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国企改革,是近期的热门话题,奇瑞、长安新能源等公司的混改更是登上了话题榜。“公司混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该减持的减持,该增持的增持。”咨询委委员、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强调,车企混改要改深、改透才能对公司发展有利。


近期,长安汽车对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的混改计划也浮出水面。其拟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融资28亿元。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约48.9546%,长安新能源将由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长安汽车总裁、党委书记朱华荣认为,这样的改革能减少其对母公司的依赖,激发公司市场竞争活力。


车企改革,不仅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而且要建立新的创新体系。“为何不能像高铁产业那样,集中引进、集中消化、集中创新,做大做强汽车产业?这是当前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咨询委特邀委员、原我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刚认为,改革可以选择多种路径,不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夯实技术基础,“抱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改革的最终目标不仅要提升竞争实力,而且要解决一直存在的短板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委员、原我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陈光祖强调,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打破瓶颈,把核心技术作为立足之本,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才能走好汽车强国之路。咨询委特邀委员、原我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也认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能源车市外部挑战大混改要改深改透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