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充电桩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出行的续航“粮草”。但在实际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先爆发,而配套的充电设施却落后汽车产业发展几年。而跟不上发展步伐的充电桩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脚步。
车桩比例失衡,新基建风口下的充电桩市场
截至2019年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个,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车桩比约为3∶1,距离国家规划的“车桩比1∶1”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解决车桩比失衡问题尤为重要。
因此,今年来,国家推动新基建,其中就重点提及充电桩设施。
四月十四日召开的“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上透露,国网计划投资27亿元项目,分布在北京、青海等24个省(市),新增充电桩7.8万个,其中居住区充电桩5.3万个、公共充电桩1.8万个。
而此次启动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投资规模3.6亿元,在北京、天津等18个省(市)集中联动建设126个项目。其中,国网北京电力将开展新型基础设施1632个充电桩建设工程。
对此,刘永东指出,“比去年的投资翻了一番,这是响应国家‘新基建’号召,拉动内需新增投资的一个体现。”
据该公司预测,7.8亿的投资能带来超200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假如这个估值是合理的,关于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除了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立理还认为,“能源互联网真正落地的并不多,还要找到一个带动全局的突破口。相比厂、小区等载体,充电桩更易于统一标准并快速推广。因此,它最有条件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变革中的第一个突破口。”
且不论充电桩投资是否能带动新能源汽车超200亿的消费,但从充电桩细分市场来看,锂电网认为,该项投资将能带动充电桩产业链的上下游公司发展。这其中,就包括插座、IGBT、充电模块等设备生产商和充电桩、充电站等充电运营商以及下游的整体解决方法商。
重组半导体业务,比亚迪igbt业务发展迎来节点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这次疫情来得突然,打得大部分车企措不及防,复工,销售等问题影响着但比亚迪通过自产口罩,尽快复工。
回顾比亚迪发展,先后经历了经销商退网和EV乘用车LFP转三元的两次重大危机。但凭借公司快速反应调整和技术积累,突破困局。历史磨难铸就其卓越基因。
就在四月十四日晚上,比亚迪通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比亚迪半导体业务深度聚合,同时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股东结构,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关于这项业务整合,比亚迪是通过下属子公司间股权转让、业务划转,比亚迪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即现在的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公司内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业务重要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有“电动汽车CPU”之称的IGBT业务,也处于上述平台中,且未来将扩大外供。靠近比亚迪的人士向锂电网表示,得益于比亚迪汽车产业的完备性,比亚迪IGBT业务占有发展先机,其半导体业务或将迎新的历史节点。
除了比亚迪之外,锂电行业龙头公司宁德时代在今年也与其他公司合作展开了充电桩的布局。未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汽车产业链竞争加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分化和整合将更加频繁,产业集中度更高将成大趋势。因此,7.8万充电桩投资背后,绝不是简单的带动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