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撑我国的能源革命,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根据重要的应用场景,未来大规模储能技术重点需要发展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有竞争力的中短时、短时高功率、长时三类规模储能技术。力争储能系统成本降低到0.5元/Wh, 度电使用成本到0.2元以下;延长储能器件寿命到15-30年。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泓
为引领和推动储能产业高效创新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2019于12月5日在北京召开以构建储能高效发展新模式为议题的储能分论坛。论坛从储能产业实际问题和需求出发,围绕年度储能产业发展,就政策、前沿技术、应用、电力市场、安全等方面开展研讨。北极星储能网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泓作了先进储能技术发展展望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泓
以下为发言实录:
首先非常感谢储能专委会的邀请。
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对先进储能给予了支持,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纳米科技、材料基因组、变革型技术等重点专项中分别支持了动力电池、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高通量材料计算、高体积能量密度电池等方向的研发。发展先进储能技术,形成储能产业,需要定量准确的回答在整个能源体系、电力能源系统中发挥什么作用?总体价值如何量化?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安全性、提高储能器件的性能?从百兆瓦时迈向吉瓦时有哪些方面的考虑?如何实现长时间储能,从而部分替代抽水蓄能?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十四五应当加以研究的。
下面介绍报告的内容。
针对当前煤电主导、环境污染、能效低、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我国将以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新旧能源综合化为实施路径,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智能电网、储能、氢能、能源消费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从而打造清洁、低碳、高效、安全能源系统。
总体而言,储能技术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除规模储能应用以外,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建筑、通讯基站、数据中心、国家安全、特种航天、工业节能等领域都是重要支撑技术,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粗略统计,我国十三五期间在储能方向相关的国拨经费投入达14亿。作为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之一,十三五重点支持了100MWh级锂离子电池、10MW级液流电池、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液态金属电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海水抽蓄等储能技术。其中宁德时代新能源承担了100M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目前福建百兆瓦时电站正在建设中,技术经济性上具有较好的竞争力。液流电池方面,大连融科和中科院大连化物张华民团队以及其他团队一直在推动高功率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在压缩空气方面,目前山东肥城5x10MW/300MWh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已经开工。据测算,若系统时长达8小时,系统成本可接近1元/瓦时,同时压缩空气储能不受抽水蓄能地域限制。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考虑到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应用了大量锂电池,由于锂资源有限,因此,安排了复旦大学牵头研发钠离子电池。该类电池电芯能量密度逼近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中科海钠已于2018年在低速车上开展钠离子电池验证测试,2019年在江苏溧阳建成首座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液态金属电池方面,采用廉价金属和简单无机盐作为电极和电解质,电池结构简单,储能系统成本低(<1500元/kWh),单体容量较大(300-400Ah),储能寿命长(>20年);环境适应性强,有望适用于规模电力储能,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望解决电池本体安全性问题,目前该类储能技术正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电芯的研制开发。飞轮储能技术以清华大学戴兴建老师牵头开展项目示范,针对功率型应用场景。
在十四五期间,首先需要解决储能系统安全性的问题,希望储能本体是安全的,在突发事件不存在起火爆炸等问题。二是长寿命,从而降低成本获得高回报。三是提升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低造成度电存储浪费。四是规模化发展,由百兆瓦级迈向吉瓦级。五是长时间尺度,系统时长可大于6小时。最后是可持续发展,加强梯次利用及回收方面研究,形成绿色循环经济。
为了支撑我国的能源革命,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根据重要的应用场景,未来大规模储能技术重点需要发展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有竞争力的中短时、短时高功率、长时三类规模储能技术。力争储能系统成本降低到0.5元/Wh, 度电使用成本到0.2元以下;延长储能器件寿命到15-30年;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储能技术。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