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为何选择与江淮“联姻”?

2020-01-01      2950 次浏览

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Motors)发布的2013年一季报中,公司不但扭亏为盈,旗下的产品电动车ModelS,更是力压奔驰S、宝马7系、奥迪A8等,成为北美豪华车销量冠军。特斯拉瞬间成为整个业界的谈资,特斯拉带来的震动,不仅是因为他是全球第一个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更多的是和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反差,作为全球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力度最大的中国,在推广了三年、规划正式发布一年之后,国内车企的做法更像是靠天吃饭、等待政策,我们是时候该总结和思考了。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又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再次引发了媒体、行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外人看来,一个是外资的高科技企业,一个是正在加速转型、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老牌国有汽车企业,一个一举夺得北美豪华车销量冠军,一个成为了中国目前市场保有量和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然而两家企业都能在各自的本土市场取得成功与突破,在市场推广模式方面实际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或许我们猜想两家能够牵手合作正是建立在这种双方对于文化和市场理念的认同之上。在此笔者简单的将两家的市场推广模式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在华创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李大军看来,特斯拉的今日所成虽有大势助推,但明晰的两步走战略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一阶段,发展名流目标顾客。首先开发高端性能的运动型新能源汽车,在证实其可行性的同时,以足够炫的噱头吸引第一批高端顾客。第二阶段,推出让消费者买得起、并可大规模推广的低成本经济型新能源汽车。


如果我们把噱头因素抛开,不难发现,特斯拉的第一阶段是一种定向销售,其第一批1000辆的产品gesep全球节能环保网,特定销售给公司内部高层和名人,这让特斯拉可以可控的进行样本收集,并对第二阶段,面向大众的产品,进行有据可依的针对性改进和成本控制,从而开发出S型号车款,最低售价定在49900美元,并凭借这款产品实现了盈利。


无独有偶,反观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我们可喜的看到,这样的模式同样在进行,作为纯电动车型在私人领域推广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占据全国纯电动轿车总销量的60%以上的公司,江淮汽车是少数初步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代表,其两步走的战略也十分明确。


通过网络查阅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前两年,也就是2010到2011年,江淮汽车主要采用定向购买模式,这个阶段的购买人群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上的强关联企业,该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对车辆运行信息和用户使用情况进行收集,从而进行技术升级,同时也将整个产业链中相关联的企业捆绑,形成产业链联动升级,实现技术升级上的步调统一,避免木桶效应,为未来产品性能整体提升提供了保障。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