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动力电池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创新发展才是关键

2019-12-24      846 次浏览

到2020年国家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指标是300Wh/kg,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急需创新发展,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坡,电池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研判到。


7月2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发表了主题演讲。


吴锋表示,2017-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集中度日趋攀升,且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坡,且在众多外力因素作用之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下一步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动静。


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其利用双费歇尔酯化的模块组装方法,将分散的导电碳组装为椭球型的微米超结构,显著提高了正极单位面积的硫载量,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45Wh/kg。


在动力电池安全性方面,团队从材料入手,包括研制出温度敏感电极、陶瓷高强隔膜、安全电解质等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夲征安全性。还研制出基于纳米TiO2与离子液体的新一代凝胶固态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电导率与显著的安全性(1300℃/60s不燃)。


在系统安全性方面,基于其提出的电池安全阈值边界的识别与控制概念,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通过建立这个数学模型,可以将量化的安全度实时显示在电动汽车仪表盘,给司机提供可视化的安全预警。


在动力电池回收再生和再利用方面,我们研发出天然有机酸绿色高效回收技术,钴、锂、镍的浸取率达到92%以上。把回收过来的材料再做成正极,并符合正极材料的要求,这形成一个内循环,从废旧正极的回收到正极材料的再生。


新型负极材料方面,硅碳复合还是研发重点,纯硅还要再远一点。负极材料在纳米化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


电解质方面,作为影响锂离子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解质在向固态化方向发展,目前还达不到全固态,北理工团队研制出新型仿生蚁穴结构的新型离子凝胶电解质,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电池材料在仿生方面的研究有利于电池本身的绿色化。


隔膜方面,动力电池隔膜需要高稳定性,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轻质和薄型化。


动力电池正迈向固态化时代,现在硫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结合还是比较看好的,但是我总觉得还是一步一步来,从准固态向固态发展。吴峰强调。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大型储能系统所需的管理电池是动力电池数量的几百倍甚至更多,针对于退役动力电池的一致性和先进的电池管理控制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吴锋表示,在保障安全性前提下,继续开发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动力电池体系,建立完整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随时被颠覆;中国动力电池目前状况是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急需进一步创新发展,以期取得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突破。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