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自“暴雷”以来,尽管沃特玛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积极自救,但依然逃不过没落的命运。在负债近200亿的压力下,破产清算或成为沃特玛最合适的出路。
日前,坚瑞沃能(300116)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申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初步查明,深圳沃特玛目前尚在经营,现有员工800余人,对外负债约197亿元,其中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余元。公司现有资产为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的建设用地(59030.15平方米)以及对外股权投资、车辆、存货、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等。
坚瑞沃能表示,法院已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公司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将对公司的恢复生产事项、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乃至债务危机的化解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坚瑞沃能发布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4.3亿元,同比下滑87.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10.44%。
随着补贴加速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速,在行业寒冬来临之际,沃特玛的倒下正是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2017年,在巨额补贴的助推作用下,沃特玛以及沃特玛产业联盟飞速发展,产业快速扩张,沃特玛登上动力电池装机电量行业第三的宝座,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然而,进入2018年,大批供应商围堵沃特玛大门讨债,沃特玛给供应商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无法承兑,刺破了沃特玛的虚假繁荣泡沫,进而产生连锁反应。
沃特玛从“江湖盟主”转眼间陷入了停工减产、变相裁员、巨债压身的发展困境,从净利润暴增转为巨亏。
坚瑞沃能披露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称,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由盈利5.22亿元修正为亏损36.89亿元,同比下滑967.18%。
坚瑞沃能表示,受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补贴调整、子公司沃特玛业务扩张增速过快、应收账款回款较慢,资金链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沃特玛利润未达预期。
公司对收购沃特玛时所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全额减值,对沃特玛计原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票据、长期应收款等补充计提了坏账准备,调增了坏账准备的计提金额。
对沃特玛一次性计提全额商誉减值,意味着坚瑞沃能此前收购沃特玛产生的逾46亿元的商誉减值化为乌有。
2018年坚瑞沃能进一步亏损,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39.25亿元,同比降低6.54%。
进入2019年,新能源补贴进一步退坡、市场竞争加剧、动力电池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滑,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在此压力之下,当前已有大批电池企业退出动力市场,转战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储能、船舶、电子烟等其它不依赖补贴的细分市场积极自救。
而沃特玛虽然积极开拓储能市场和引入战略投资者自救,但依然无法扭转企业败退局势,最终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谢幕收场。
回顾沃特玛近两年的发展历程,沃特玛倒下既有其自身冒进的原因,也是行业竞争激烈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沃特玛专注于磷酸铁锂技术和圆柱电池,市场主要聚焦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领域。2018年之前,新能源补贴金额较高,对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较低,这使得沃特玛的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018年,新补贴政策调整将补贴金额与能量密度直接挂钩,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大幅提升。主机厂为获得更多补贴纷纷将旗下的车型从磷酸铁锂切换至三元电池,或要求大幅提升系统能量密度,而沃特玛在上述领域都不具备竞争优势,进而被主机厂抛弃。
与此同时,沃特玛产业联盟的疯狂扩张以及其不合理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了压垮沃特玛的一根重要“稻草”。
另一方面,随着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速,在技术、品质、资金、规模和客户群体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而沃特玛在上述领域的竞争力与当前一二线优秀电池企业相比也处于劣势。
总体来看,沃特玛不是动力电池行业倒下的第一家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随着行业渐入寒冬,将会有更多动力电池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2019年动力电池行业屡次传出动力电池企业经营困难的消息,“欠薪门”事件频出,折射出电池行业愈发艰难的发展趋势。
今年5月,北方一家软包电池巨头被曝因资金问题即将倒闭、破产清算。随后该电池企业发布澄清公告,表示经营正常。但最后也承认因12亿元应收账款尚未收回而拖欠员工薪水和供应商货款,目前正在积极解决问题。
11月,南方一家知名圆柱电池企业被其曝拖欠其正极、电解液、设备等多家供应商合计7亿多元货款或汇票到期无法兑付。
随后该电池企业发布声明致歉,承认公司目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未能如约付清供应商货款,主要原因是受其两家主机厂客户未付合计近10亿元货款拖累。
作为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上述两家电池企业都是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前10的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然而,这两家优秀的动力电池企业在2019年也面临着现金流紧张、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和挑战,而其它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压力更甚。
客观来看,上述电池企业的危机,同时也在国内其它电池企业中上演。在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下,此前惯用的低首付甚至零首付发货的商业模式和松散的内部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动力电池企业生存发展的致命威胁。
随着2020年补贴退出,日韩电池巨头发力中国市场,国内动力电池的日子将愈发艰难,届时或将有更多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
沃特玛的倒下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了一个警醒,而谁会是下一个“沃特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