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金属本性 金属不同,析氢过电位不同,这是因为金属对析氢反应的催化能力不同。另外,不同金属对氢的吸附能力也不同。易吸附氢的金属,如铂、钯等,析氢过电位低。吸附氢的能力小,析氢过电位高,如铅、汞、镉、锌、锡等。
②金属表面状态 一般,光滑表面比粗糙表面的析氢过电位高。因为表面粗糙时,表面活性大,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析氢反应变得容易,同时,表面粗糙时,真实表面积增大,相当于降低了电流密度,析氢过电位必然下降,有利于析氢反应进行。
③溶液组成溶液的组成、pH值、添加剂等,都会对析氢过电位有明显的影响。
在电解液中加入某些金属离子时,可以改变析氢过电位,如在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中添加pt2+或As3+时,由于pt或As沉积在铅电极上,使析氢过电位降低,导致电池自放电,降低了电池性能。但是,在溶液中加入析氢电位高的元素时,又可减少腐蚀作用,如金属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氢去极化腐蚀时,可以添加Bi2(SO4)3和SbCl3作缓蚀剂。由于在电极上析出铋和锑,提高了析氢过电位,因而析氢减少,使析氢腐蚀过电位升高,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实验证明缓慢放电机理是正确的,这一机理适用汞电极上的析氢反应和吸附氢原子表面覆盖度很小的Pb,T1,Cd,Zn等高过电位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