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宜水1,2,徐亚云1,2,3,侯书林3,赵立欣1,2,姚宗路1,2,孟海波1,2
(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北京100125;2.农业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5;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为了解不同储存方式对农作物秸秆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的影响,该文针对整株、打捆、粉碎3种预处理方式、且分别储存在露天、覆盖、密封条件下的秸秆进行为期5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碎秸秆的全水分、灰分较高,分别比整株与打捆秸秆高出约3.46%、3.83%与5.95%、4.62%;但挥发分较整株、打捆秸秆分别低5.81%、4.47%;密封储存全水分、灰分较露天、覆盖储存高,挥发分较露天、覆盖储存低。秸秆储存期间,温度平均值变化不明显,极差仅在3.24~3.71℃之间,温度最高值可达50℃左右,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发热量与全水分呈负相关变化,与整株和打捆秸秆相比,粉碎秸秆发热量下降约1000kJ/kg左右。秸秆长期储存时,应优先选择整株或打捆秸秆,露天和覆盖储存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0引言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每吨干物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0.5t标准煤,其S含量却远低于煤,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统计,2013年全国秸秆理论可收集资源量为8.3亿t,综合利用率达77.1%,尚有1.9亿t未得到有效利用[1-5]。
由于农业生产间断性与工业连续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安全储存秸秆是其规模化利用的关键问题。刘建辉等[3]对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5种秸秆在遮雨通风条件下试验分析,得出其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谢祖琪等[4]对小麦秸秆进行储存研究,结果表明,储存前后的芯部温度均在安全范围内,绝干热值无明显变化。张中波等[5]对玉米和木质颗粒成型燃料在露天、半封闭、袋装条件下试验研究,得出了颗粒燃料全水分、颗粒密度和机械耐久性等理化特性的长期储存数据。WilliamASmith等[6]对玉米秸秆和高粱进行全水分和干物质损失的测试分析,得出合适的堆垛形状、方向和储存方式能够有效保持原料水分和干物质的结论。KevinLKenney等[7]对生物质原料的灰分、碳水化合物、水分等进行分析讨论,为提高原料质量、减少可变性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上述研究虽然对秸秆的储存和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对玉米秸秆在不同预处理、不同储存方式的研究较少,缺少秸秆安全储存的试验数据。
本文通过采取3种不同的储存方式(露天、覆盖、密封),针对整株、打捆、粉碎等预处理方式的玉米秸秆进行长期储存试验,每月中旬取样并测量全水分、热值、灰分等理化特性,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预处理和储存方式对秸秆自身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秸秆的安全储存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取山东省肥城市2013年秋季所产玉米秸秆。
1.2试验设备
本试验仪器主要包括:KZR70A型温度记录仪和Pt100温度传感器(北京昆仑中大工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测试精度为±0.2%F.S;RT-34静音碾磨式粉碎机(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XL-1箱型高温炉(河南省鹤壁市天弘仪器有限公司);101-3A电热鼓风干燥箱(鹤壁市华维科力煤质仪器有限公司);ZDHW-5型微机全自动量热仪(河南省鹤壁市天弘仪器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时间
中国华北平原地区,玉米秸秆普遍11月份开始收集,然后进行储存,次年5、6月份小麦秸秆可收集、储存并利用。玉米秸秆收集后,初始全水分含量很高,需一段时间风干处理,因此试验时间为2014年1月份至5月份。
1.3.2存储方式的选择
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试验环境为室外。把所选试验原料分为整株、打捆、粉碎3种形式,分别在露天(自然环境下直接储存)、覆盖(防水布遮住顶部)、密封(先塑料包裹,再用防水布全部遮盖)条件下储存,储存地面为未经过处理的土地。
整株秸秆:选用3组约1t经风干后的整株玉米秸秆进行堆垛,长、宽、高尺寸约为:2400mm×2300mm×2160mm。
打捆秸秆:选择3组约2.5t经HB3060型打捆机处理的玉米秸秆捆进行堆垛,长、宽、高尺寸约为:2400mm×2300mm×2160mm。选取600mm×460mm×360mm的秸秆捆120捆,每层20捆,共堆积6层。
粉碎秸秆:选择3组约1.5t经9ZR-14型铡揉机处理的粉碎玉米秸秆进行堆垛,半径、高度约为:1500mm×2000mm。
1.3.3试验方法
全水分:整株和粉碎秸秆,由上而下分3层取样;打捆秸秆则分4层取样。样品制备完成后,按照NY/T1881.2-2010进行测试。
工业分析、发热量:取样后,使用密封袋保存并进行编号,按照《NY/T1881.1-2010~1881.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制样和测试。
温度:整株秸秆分3层,每层安装3个Pt100温度传感器;打捆秸秆分4层,每层安装3个传感器;粉碎秸秆分3层,顶层安装一个传感器,中间和底层分别安装3个传感器。具体安装位置见图1。
2试验结果与分析
山东省肥城市属暖温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较干多风,全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700~800mm,风向一般为东南风。为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对试验的影响,从2014年1月开始每8h记录1次空气温湿度,每天记录3组数据,储存期间月环境平均温湿度数值见图2,其中1月7日、31日小雨;2月5日、16日、17日、26日雨夹雪;3月11日、18日号小雨;4月15日、18日、20日小雨,25日中雨;5月10日中大雨。环境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仅2月份因降雪平均温度最低为0,5月份上升到20℃;环境湿度与降雨有关,一般在45%~65%之间,3月份进入春季,因季节变化平均湿度最低达46%。
2.1表观观察
秸秆长期储存时,表面颜色均逐渐变深,说明秸秆表层可能发生氧化,整株和粉碎秸秆料堆逐渐变矮,有坍塌趋势。整株和打捆状态下,露天、覆盖储存的秸秆相对干燥,密封则较潮湿;粉碎秸秆露天储存10d左右时,出现白烟,表明秸秆此时自身生理作用强,产生的水蒸气遇冷空气后冷凝。粉碎状态下,密封秸秆外部最潮湿,腐烂现象严重。
2.2全水分变化分析
图3为3种预处理(整株、打捆、粉碎)秸秆分别以露天、覆盖、密封形式储存时整垛全水分的变化规律。从整体来看,存储方式比预处理对全水分影响更为显著。同一预处理方式时,密封储存时玉米秸秆全水分变动幅度最大,以整株秸秆为例,密封条件下储存,玉米秸秆全水分标准差达9.024%,分别比露天和覆盖条件高4.7%和2%;同一储存方式时,粉碎秸秆变化最大,以露天储存为例,储存期间,粉碎秸秆全水分标准差达6.839%,比整株和打捆秸秆高2.5%和1.6%,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农作物秸秆成型过程中,玉米秸秆的最佳成型水分为15%[8]。由表1知:整株状态下,秸秆露天储存时,全水分平均值为14.5%,临近最佳成型水分,其次为露天和密封储存。打捆状态下,同上,露天储存时秸秆最利于成型,密封储存因全水分含量较高,不便作为成型燃料使用。粉碎状态下,覆盖秸秆全水分含量为16.8%,较易于成型,而露天和密封储存全水分含量均高出5%左右,不利于成型。因此,玉米秸秆作为成型燃料使用时,应该选择整株或者打捆状态,并在露天条件下储存。
在露天条件下,玉米秸秆料堆(除底部外)与外部环境完全接触,降雨(雪)将直接落到料堆顶部并渗透至料堆中,受环境影响最大。整体上,整株、打捆、粉碎秸秆全水分随温度、湿度上升而呈上升趋势。整株和打捆秸秆全水分分别从初始的11.73%和12.08%,增加至5月份最高点,为21.12%和26.95%;3月份时整株秸秆全水分最低,为9.74%,原因在于3月份空气较为干燥,相对湿度为46%;打捆秸秆变化则不明显,说明打捆秸秆较为密实,水分扩散速率较慢。粉碎秸秆全水分整体偏高,最高达30.86%,与其他相比明显存在滞后性,原因在于秸秆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加,且破坏了其表皮覆盖的蜡质层结构,吸水性较好。
在覆盖条件下,玉米秸秆料堆(除顶部、底部外)与外部环境完全接触,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受防雨布遮挡,降雨(雪)无法渗透,可能形成局部积水现象。整体上,整株和打捆秸秆全水分基本相同,与环境湿度变化一致,3月份时最低,分别为10.89%和11.04%,4月份比2月份全水分含量分别降低了3.7%和2%,可能因为达到平衡含水率后,温度越高,分子活性越大,全水分降低。粉碎秸秆全水分最高,3月份达到峰值28.06%,原因可能是秸秆表层遭到破坏后,2月末吸收大量水分,散失较慢。
在密封条件下,玉米秸秆料堆几乎与外界隔离,受环境影响最小,另外,受密封布遮挡,降雨(雪)无法渗透,会导致秸秆自身产生的水分无法顺利排出。整体上,三者处理方式秸秆全水分变化一致,分别从初始的11.73%、12.08%和8.62%,增加至3月份最高点,即32.76%、23.49%和33.52%,最后下降到5月份的11.08%、11.36%和19.62%。变化趋势与其他储存方式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其中,整株和粉碎秸秆因密度小,全水分较高,打捆秸秆则偏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粉碎秸秆全水分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本文以粉碎秸秆为例,分析每层全水分的变化规律,如图4。
露天储存时,第1层受环境影响最明显,4月份时全水分最低为12.28%。第2层受环境影响较小,全水分处于第1、3层之间,从初始含水率8.62%上升至2月份的24.5%后,几乎不再发生变化。第3层全水分从初始8.62%升高到3月份的29.44%后,一直保持在25%以上,原因可能是受到地表温度、水分的影响。覆盖储存时,秸秆堆只有侧面接触环境,第1层3月份后全水分持续降低,可能受覆盖影响,外界降水无法渗入。第2、3层全水分变化与环境湿度相比,略有滞后,可能因为秸秆组织受到破碎后,散失水分较慢导致。密封储存时,3层秸秆全水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第1层含量最高,因为密封后,蒸发水分,可能停留在密封布下表面。
2.3温度变化分析
图5为整株、打捆、粉碎秸秆分别在露天、覆盖、密封条件下储存时的日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整体略高于环境温度,变化规律与环境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仅在第25天时低于环境温度,可能是因为季节变化或者全水分较低导致。说明秸秆长期储存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主要受外界环境影响。
整株状态下,露天储存时秸秆温度变化最小,标准差为3.498%,覆盖、密封储存秸秆略高,分别为3.573%和3.646%。其中,密封秸秆温度平均值最高,且在测试最后1天达到峰值,为26.68℃,高出环境温度5℃左右,可能因为气候变暖,太阳辐射增强,自身理化作用释放能量。打捆状态下,玉米秸秆以露天、覆盖、密封形式储存时,温度变化最相近,标准差分别为3.536%、3.364%和3.337%。同整株状态,密封秸秆仍在测试最后1天日平均温度最高,达24.80℃,略高于环境温度,略低于上述整株状态。粉碎状态下,露天储存秸秆温度变化最大,标准差为3.71%,覆盖和密封储存较小,标准差分别为3.43%、3.24%。相比整株和打捆状态,密封秸秆温度平均值仍为3种储存方式中最高,但在第20天达到最高为23.88℃。
为研究24h内秸秆垛芯部温度变化情况,选择整株秸秆进行分析讨论(图6),试验当天环境温度在16~3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关系,环境温度一般在早上8:00左右上升,晚上8:00左右下降。3种储存方式的全水分平均值分别为13.12%、11.46%和11.08%。
露天储存时,秸秆料堆与外部环境完全接触,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大。0~8h几乎维持平衡,温度变化曲线在露天和密封储存曲线之间,8~12h从19.9℃增加至34.5℃后无明显变化,然后在20h左右下降到28℃。可以知道,整体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变化相同,只是数值略有升高,原因可能是经太阳直射后,外界热量传入秸秆垛。
覆盖储存时,由于遮雨布遮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与另外2种方式比较,温度曲线在1~8h最高,8~15h从20.4℃缓慢增加至27.6℃后无明显变化,最后在20h左右下降到24.8℃。试验期间,温度变化最小,且最接近环境温度。原因可能是覆盖秸秆密度大、受太阳直射影响小,内、外部温度达到平衡。
密封储存时,由于密封布影响,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变化相差最大。与另外2种方式比较,温度曲线在第1~8小时最低,第8~14小时从18.5℃迅速升高至44.5℃,第14~18小时下降至33.5℃后达到动态平衡,最高温度相比外界环境升高了17℃。可能因为密封条件下分子活性大、微生物活性强,放热多。
可以知道,露天和覆盖条件下储存的秸秆,温度波动较小;密封条件下储存的秸秆,峰值最大达45℃左右,且变化迅速,因此储存时应该注意通风散热,避免自燃。
2.4发热量变化分析
发热量是生物质原料能源化利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5-9]。由表2可见,整体来看,玉米秸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月份下降较为明显,且与全水分呈负相关变化,可能因为秸秆全水分较大导致。以整株秸秆为例,分别露天、覆盖、密封储存时,1~5月份Qar降低了1512、1608、1612kJ/kg;其中,密封储存秸秆发热量平均值最低,仅11547kJ/kg,分别较露天、覆盖储存下降661、642kJ/kg。
如果扣除水分影响,以干燥基为基准进行分析,整株状态下,露天储存秸秆发热量在12109~14333kJ/kg之间,1-2月份下降趋势明显,降低了686kJ/kg,可能因为全水分较大,受软腐菌、霉菌等侵入,导致腐败,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CO2和H2O;3-4月份则略有提高,可能因为季节、气候变化,全水分含量降低,秸秆中纤维素、木质素等消耗减少导致;覆盖储存秸秆发热量在11619~14252kJ/kg之间,其中1-2月份比整株储存略低,3~5月份略高300kJ/kg左右;密封储存秸秆发热量明显降低,发热量在10003~13779kJ/kg之间,原因在于缺乏雨水冲刷[6-7]。
打捆状态下,发热量总体比整株状态略高,在10076~15060kJ/kg之间,分别以露天、覆盖、密封方式储存时,变化规律与整株秸秆相似,可能因为打捆预处理后,秸秆密度大且温度略低,微生物活性较低所致。
粉碎状态下,发热量最低,在9521~12904kJ/kg之间,原因可能是秸秆粉碎后,表皮及蜡质层受到破坏,更易受软腐菌、霉菌等侵入。
3种状态下,粉碎秸秆发热量最低不便使用,打捆秸秆略高可优先选择;3种储存条件下,密封储存发热量最低,不适于燃烧利用,应合理根据成本等影响因素选择露天或覆盖储存方式。
2.5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包括一般样品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其中,灰分和挥发分对原料利用影响较大,故本试验主要分析灰分和挥发分的变化规律,试验数据以干燥基为基准。
2.5.1灰分
表3数据显示:随秸秆储存时间延长,灰分含量先迅速上升再略微降低,3-4月份分别降低了3.1%、1.5%、6.1%,可能因为降雨增多,冲刷掉一部分灰分,符合本文对发热量变化的分析。3种秸秆状态下,整株和打捆秸秆灰分含量较低且随时间变化小,粉碎秸秆灰分含量高,最高达24%,可能是在秸秆粉碎处理过程中,混入其他杂质所致。
2.5.2挥发分
表4数据显示:秸秆1-2月份下降趋势明显,如整株秸秆分别降低了9.15%、7.4%、8.4%,3个月后变化较小,原因可能受微生物分解作用影响。3种秸秆状态下,整株和打捆秸秆挥发分含量相近且较高,达72%左右,粉碎秸秆明显降低,数值仅68%左右。
3结论
1)秸秆储存过程中,储存条件比预处理方式对全水分影响大。粉碎秸秆平均全水分含率最高达19.16%,整株和打捆秸秆较低,分别为15.71%和15.34%。由于环境湿度和自身理化作用影响,露天和密封储存时的全水分含量较覆盖储存高。同一秸秆垛比较时,每层全水分含量变化规律相同,但数值有明显区别,可能因为预处理时秸秆组织发生破坏,吸水或散失水的能力不同。
2)秸秆长期储存时,平均温度普遍比环境温度高。秸秆温度变化与外界环境、全水分含量密切相关,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秸秆,日平均温度变化不明显,极差仅在3.24~3.71℃之间。整株秸秆在露天、覆盖、密封条件下储存时温度最高值分别为40.8、35.4、44.7℃,打捆秸秆上述数据为32.7、30.3、35.8℃,粉碎秸秆为40.5、39.3、43.7℃,打捆秸秆易于安全储存,整株、粉碎秸秆储存量多时,应该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3)以干燥基为基准时,整株和打捆秸秆发热量相近,平均值在14000kJ/kg左右,粉碎秸秆较低在13000kJ/kg左右,且密封储存较露天和覆盖储存低,长期储存时,受微生物和雨水冲刷影响。以收到基为基准时,发热量明显降低,发热量与全水分呈负相关变化。整体来说,秸秆灰分随时间升高,1~5月份增加了3%左右;挥发分降低,1~5月份降低了约6%,其中,粉碎秸秆灰分含量最高,挥发分最低,且在不同储存条件下无明显变化。
4)从秸秆高效利用角度考虑:粉碎秸秆因发热量和挥发分低、含水率和灰分高,不利于能源利用,打捆秸秆比整株秸秆易储存,但成本较高;3种储存条件下,密封储存不建议使用,露天和覆盖储存因各参数指标变化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明,赵立欣,田宜水,等.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291-296.
[2]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等.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6-282.
[3]刘建辉,谢祖琪,姚金霞,等.农作物秸秆在遮雨通风条件下的储存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5):1889-1894.
[4]谢祖琪,余满江,庹洪章,等.小麦秸秆储存机理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1,33(7):130-136.
[5]张中波,田宜水,侯书林,等.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储藏理化特性变化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223-229.
[6]William A Smith, Ian J Bonner, Kevin L Kenney, et al.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f moisture in baled biomass feedstock[J].Biofuels, 2013, 4(1): 95-110.
[7]Kevin L Kenney, William A Smith, Garold L Gresham, et al.Understanding biomass feedstock variability[J].Biofuels, 2013, 4(1): 111-127.
[8]霍丽丽,田宜水,赵立欣,等.生物质原料持续供应条件下理化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2):107-113.
[9]霍丽丽,孟海波,田宜水,等.粉碎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物理特性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189-195.
[10]田宜水,姚宗路,欧阳双平,等.切碎农作物秸秆理化特性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1,42(9):124-145.
[11]樊蜂鸣,张百良,李保谦,等.大粒径生物质成型燃料物理特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 398-402.
[12]田宜水,孟海波,孙丽英,等.秸秆能源化技术与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9-133.
[13]熊昌国,谢祖琪,易文裕,等.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5):1725-1732.
[14] Yuan J S, Wang X, Stewart Jr NS.Biomass feedstock:diversity as a solution[J].Biofuels, 2001, 2(5): 491-493.
[15]周晶,吴海涛,丁士军,等.秸秆资源收获季节性及其能源供应持续性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8):177-183.
[16]霍丽丽,田宜水,赵立欣,等.农作物秸秆原料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29(6):86-92.
[17] 周捍东,徐长妍,丁沪闽,等.木材散碎物料基本堆积特 性的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02,13(6):7-17.
[18]Athanasios A Rentizelas, Athanasios J Tolis, Ilias PTatsiopoulos, et al.The Storage problem and the multi-biomass supply chain[J].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 13(4).
[19]艾玉春,王炜,李鹏霞,等.甘蔗在贮藏期间营养与生理 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3,31(2):37-42.
[20]庹洪章,刘建辉,谢祖琪,等.秸秆成型加工技术的试验 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11):133-139.
[21]赵丽华,莫放,余汝华,等.贮存时间对玉米秸秆营养物 质损失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4-7.
[22] Sokhansanj S, Turhollow A, Cushman J, et al.Engineering aspects of collecting corn stover for bioenergy[J].Biomass and Bioenergy, 2002, 23(5): 347-355.
[23] Ragland K W, Aerts D J.Properties of wood for combustion analysis[J].Bioresource Technology, 1991, 37(2): 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