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空气燃料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可达8100Wh/kg,具有成本低、比能量密度和比功率密度高等优点。作为一种特殊的燃料电池,铝-空气电池在特种、民用、以及水底动力系统、电信系统后备动力源和便携式电源等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以下是铝空气电池股票上市公司汇总,铝空气电池最有价值股:
明泰铝业(601677):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小公司具有高成长性
“铝锭+加工费”定价模式下,公司成功规避原材料上涨风险,盈利稳定增长。公司产品的定价模式是以一周内长江现货铝锭的基础上加上加工费用,在“铝锭+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下,公司赚取稳定的加工费用,盈利的增长主要来自产能的扩张。2016年拥有板带箔材的产能为52万吨,2017年为65万吨,预计2018年将拥有85万吨的产能,每年大概保持20%的产能增量。按照公司目前的板带箔6000-8000元/吨的平均加工费用来计算,2017年该项业务对公司的利润增厚在5000万左右,2018年该项业务产能将持续稳步增长,业绩增厚在6000万左右。
20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带项目已建成,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0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带项目产品主要是针对货运商用车。设计产能是10万吨粗加工材,10万吨成品材,2017年产能已经达到7万吨,2018年能够实现满产10万吨的产能,该项目在2016年带来的利润增量为5000万,预计2018年的业绩增量为2000万。该项目的建设也为乘用车板材项目奠定了技术基础,对乘用车板材的市场认可度增加了信心。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7.26亿元、136.16亿元和204.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9亿元、5.42亿元和8.01亿元,对应的EpS为0.66元、1.06元和1.56元,pE为20X、13X和8.5X。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业绩确定性强,给予公司2017年22-26倍估值,合理区间为14.52-17.61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中国铝业(601600):业绩高增长整合升级盈利能力有望高歌猛进
2017年Q3单季度实现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倍,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半年报后公司业绩保持超高速增长,主要受益氧化铝和电解铝价格增长。报告期内,氧化铝价格同比增长48%,其中Q3单季度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2%,电解铝价格同比增长18%,其中Q3单季度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1%.由于公司氧化铝自给率近200%,大幅受益氧化铝价格上涨。同时三费同比下滑两个百分点至5%,降本增效效果显着。
供改错峰如期落地,氧化铝高位,电解铝价格有望持续攀升
报告期内全国范围内违规产能关停完毕,同时滨州、河南等地电解铝错峰生产次第展开,原铝产量数据7月以来环比持续下滑,错峰限产后,四季度原铝产量有望持续下行,国内库存趋势性下降有望持续。同时错峰限产带来氧化铝价格快速攀升带来成本大幅上涨,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唯一自给率超过100%的企业充分受益,四季度盈利有望持续高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电解铝行业供给侧改革落地、公司降本增效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亿、53.6亿和87.5亿,EpS分别为0.17元/股、0.36元/股和0.59元/股,对应当前收盘价8.09元,动态pE分别为47.5倍、22.5倍和14倍,考虑公司9月12日起停牌不超过5个月,目标价暂不变,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定增项目进程不及预期。
焦作万方(000612):股东增持金额超8亿元
焦作万方股东净买入公司股份数量为7930.84万股,累计增持金额达到8.41亿元,是近一个月以来A股中股东增持股份数量排名第4的上市公司。
而从股东变动次数来看,公司股东已经变更21次,11月28日,焦作万方发布修订后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了变更,和泰安成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无主上市公司”焦作万方在近一个月以来股东增持股份数量与公司股权之争不无关系,前三大股东股权比例相差不大,和泰安成还表示,此次权益变动后,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股权争夺股东忙增持
11月9日,焦作万方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信息披露义务人和泰安成本次权益变动前持有焦作万方(000612)119219953股普通股股份,占焦作万方总股本的比例为10.00000114%。2017年9月22日至2017年11月8日期间,和泰安成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净买入焦作万方59610009股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和泰安成累计持有焦作万方178829962股普通股股份,占焦作万方总股本的比例为15.00000444%。
对于增持的原因,和泰安成表示认可并看好焦作万方的未来发展前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增持焦作万方股份。未来和泰安成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不排除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产的可能性,进而不断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