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危局”下的动力电池行业警示录

2019-08-22      637 次浏览

曾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装机量TOP10的一家北方动力电池企业,如今陷入生死攸关的危机时刻。


过去的几周时间里,媒体先后曝光了国能电池欠薪、裁员、停产、供应商诉讼等一系列内外部问题,这也让其一度被被推到了行业的风口浪尖。


能否走出此次困境,化解生存危机,目前仍需时间观察。但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于其代表的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共性问题做一些总结和分析。


首先,资金压力是其面临的最大也是最直接的问题,国能电池在给北京总部员工发的公告中坦诚,受新能源行业影响,公司当前有12亿元应收账款尚未收回,致使部分已离职员工的补偿金、工资和报销款没有及时兑付。


事实上,高应收账款也是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共性问题,GGII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动力电池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平均值高达55%,个别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更是超过90%,且账期普遍超过6个月,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而伴随着高应收账款的,是很多二三线企业前期为了开拓客户而做的巨额的投入。而这些投入也成为企业很大的隐性成本。


高工锂电获悉,过去几年,不少电池企业为了拿下物流车和客车企业客户,不惜完全承担上公告和目录的全部费用,这些费用一款车差不多在150~200万之间,动辄几十款车型的价格就是近亿元。但上了公告的车型绝大部分都没有实现最终量产,这意味着,这些投入最终都相当于“打水漂”。


其次,战略上布局缺乏梯次性也是一大批二三梯队电池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包括国能在内的不少电池企业,由于过去几年主要精力完全投入到商用车领域,并没有在乘用车领域做好产品和客户的储备,因此,在市场风向急转之下,一方面是主力配套的商用车市场销量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客户缺失的乘用车领域市场爬升,导致其整体业务推陷入了僵局甚至快快速萎缩。


第三,从产品开发和配套能力的来看,这些企业普遍缺乏对于车规级产品标准、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等的透彻理解。


这导致了多重结果,一是让车企和电池企业对接时,沟通难度大,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二是产品交付,缺乏严格的流程和管理控特种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电池企业在产品交付上存在不及时或者延后的问题;第三,交付之后,出现大量的售后问题,甚至还有不少安全事故,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投入和损失。


第四,从内部管理上来看,不少电池企业采用的以销售主导的业务拓展方式,以公告目录为导向,同时跟进多个车企的十几款甚至几十款产品,这导致电池企业内部的项目开发和协作部门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但由于上了公告的产品大部分并没有走量,最终产品的结果是,对于重点客户的管理分散,同时研发队伍精力耗散,且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和提升。


事实上,上述问题当中,资金压力只是最为外在的反应,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这背后,上述一系列问题值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警惕和反思。


国能的危机,也同时在国内很多电池企业之中上演,而我们期望看到的是,通过外部战略和内部管理的调整,能让深陷泥潭的企业走出来,并找到新的起点。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