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能源汽车要走电池捷径?

2019-07-16      1027 次浏览

不久前,媒体广泛关注新能源电池问题,更换一块电池,比新车价格还贵,换还是不换?央广网天天3·15节目报道了消费者买电动车遇到的尴尬情况。买了一辆奇瑞EQ电动汽车,补贴后新车价格为65000元,车辆泡水后电池报废了,更换电池竟然需要花费69000元,比买一辆新车还贵4000元。而河北新能源汽车则有效回避了这个问题,不仅将发展定位在小型车的发向,同时将侧重点放在了电池生产上,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我省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发展迅猛,整体行业目标是致力成为全球小型电动汽车创新型行业。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


目前,全国已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但迄今为止发改委仅核准了16个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这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


工信部日前公布第一批《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清单,包括华晨汽车、哈飞、广汽本田、万向电动汽车、山东丽驰新能源等3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榜上有名。有舆论认为,此次被工信部“拉黑”的30家企业或将被取消生产资质。


“这30家企业之所以被特别公示,主要原因是其在过去一年内未生产新能源产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解释,工信部2017年1月17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特别公示。”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实施严格的准入制,整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双资质”。所谓“双资质”,一个就是发改委针对整车投资项目的核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风口期”,我国造车势力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但迄今为止发改委仅核准了16个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这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另一个则是工信部的企业和产品目录。按照规定,获得发改委项目核准的新能源企业,还需登上工信部的新增企业和产品目录,这一目录和生产资质在业界被称为“双资质”。


河北要走“电池捷径”


河北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介绍,目前协会内电池生产企业为数不少,而且技术含量较高。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处武安市工业园区内,其中一期建设占地1050亩。据介绍,项目的实施将通过建设锂电池生产车间、电动汽车生产车间以及车间基础配套设施,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具备自动化和柔性化特征的生产线,提升生产技术和制造水平,增强和完善产品制造能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保持公司在全国新能源行业的龙头地位。


石家庄昭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电池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以及相应负极材料生产技术的公司,实现了79度条件下快充快放的正常循环,实现了常温条件下5C倍率快充快放8000次,在电池制造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不仅电池技术实现突破,我省在整体产业结构上,也实行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近日,河北企业——领途汽车,向社会展示旗下五款全新的小型电动汽车。据河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会长、领途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张立平介绍,这五款产品中,四款能够支持电池整包快换,一款搭载便携式电池包,换电非常便捷。这五款产品将分别在2019年底前推向市场。


瓶颈待破还需政府助力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节能,还省钱,优点多多,可是如何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也成了困扰车主的一个问题。”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瓶颈有待突破,其中续航里程方面,需要突破动力电池技术、提高整车的能效水平;而在车辆成本上,需要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充分利用非财政激励政策,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在充电时间和便利性方面,提高电池的充电性能以及充电技术的同时,还要实现充电设施的网络化。


例如,在电池技术方面,据中汽协的统计,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产量集中,前十家企业包揽九成总产量,且动力电池材料种类较少,在多种电池材料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以主流电池为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远,但是电池技术还远没有内燃机技术成熟。


在充电桩方面,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约27.48万个,私人充电桩数量约33.69万个。总数不少,但是当前问题是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非常低,预估不到15%,私家车利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比例还要低。且公共充电桩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该联盟数据显示,北京已有4万余个公共类充电桩,比河南、陕西等18个省市总数还多。


记者从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2017年河北省推广新能源汽车19361辆,折合标准车52593.5辆,任务完成率达到147.7%。


另悉,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各类生产企业36家,产品涵盖纯电动轿车、客车、物流、教练、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目前我省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36.6万辆、驱动电机15万台、电子控制器3万套、动力电池9.5亿安时/年的产能。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