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力神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点亮南极泰山站

2019-07-12      1229 次浏览

3月12日,中电力神子集团18所2019年工作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闭幕之际,会场突然掌声雷动,欢呼声迭起。


“南极勇士回来啦!”


“欢迎回家!”


“冬翔、光恒你们好样的!”


……


原来,中电力神子集团南极泰山站新能源系统建设项目组的两位工程师正好当天凯旋,刚下飞机到公司。项目组的吕冬翔博士和郑光恒工程师,作为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成员在2018年11月出征,历尽千辛万苦在2019年2月1日胜利完成泰山站新能源系统的安装、调试并网运行全部任务。他们自2月3日从泰山站启程返回,一路搭乘雪地车、雪橇、直升机、雪龙船,马不停蹄、舟车劳顿,终于在3月11日晚上到达上海母港,接受必要的检验检疫后下船飞回天津。没想到航班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大会临时决定请他们参加,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巧合的盛大欢迎会上,中电力神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18所党委书记周春林,副总经理兼18所所长朱立宏,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向载誉凯旋的勇士献花,亲切握手及问候,并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一直以来,中电力神党委非常关心项目组队员及其家属。多次听取项目汇报、协调进展及队员的生活保障安排。在去年11月启程时,举行南极项目组出征壮行会,为吕冬翔和郑光恒两位有着10多年党龄的“85后”党员同志加油鼓劲,授予司旗以及全球卫星电话。在两位队员抵达南极后,多次与之电话交流工作、关心鼓励。今年元旦及春节,委托党群部门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南极科考队员的家属,带去党委的关怀慰问。


两位勇士受邀在主席台就坐,简约地谈了谈在南极的心得体会。这次4个多月的历程,深深体会到“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感谢国家和单位提供这么难得的锻炼成长机会,感谢各级组织和全体同仁的协助和关心。据了解,他们经受两次穿越西风带的痛苦,积极克服长时间在科考船上生活的不适,面临南极冰裂隙、暴风雪、软雪带、强紫外线、极度寒冷、高原反应等严酷考验也努力应对,把对祖国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埋在心底,经常加班加点作业。两人齐心协力在深雪之下整理现场环境、组装设施设备,终于建成了我国首套应用于南极地区的完整风-光-燃-储互补智能微电网发电系统。


据悉,南极泰山站电能源项目由中电力神子集团抓总,依托18所高效能源系统设计经验,发挥蓝天太阳公司高原离网系统搭建能力,采用力神电池公司优质的储能电池产品,优势互补,通力协作,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所需全套绿色能源系统研制部署工作,是中电力神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综合实力的一次展示,是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鲜活案例。该套新能源微电网系统针对南极泰山站高寒、大风、高海拔、低气压等特殊环境,采用了定制化风机、光伏和储能电池,并通过控制终端对整套新能源供电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在夏季泰山站有人值守期间,新能源微网发电系统可以与泰山站的柴油发电机并网共同使用;在冬季泰山站无人值守期间,新能源微电网发电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实现离网无人值守自主运行,为无人值守期间泰山站的科研仪器和站区配套设备进行供电。


当前,泰山站新能源微电网系统已建设完成。经运行测试,最大标称功率10kW的光伏发电分系统在泰山站极昼期间实际最大发电功率达到10.5kW,而国内同等功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夏季太阳光照最好时最大发电功率一般也不会超过7kW;最大标称功率5kW的风力发电分系统在泰山站大风时实际最大发电功率5.2kW,也充分达到了设计目标。数据显示,泰山站新能源微网发电系统在南极工作稳定、运行良好,整体发电效果突出。在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离开泰山站之后,新能源系统仍然持续为泰山站内某科研设备供电,并通过微电网系统内部的铱星通讯网络可以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时时发送到国内,保证了系统运行正常。


众所周知,能源是制约我国在南极进行科学探索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前,我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全部以燃油作为能量来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在南极建设新能源考察站,并已有少数发达国家已成功在南极建设了新能源发电站,部分实现了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料能源的目的。今后,实现能源就地取材、循环利用是南极能源发展和使用的必经之路。


在基层科研生产一线工作者的奋勇拼搏下,我们中国电科的旗帜已经胜利插上了地球最南端。这不仅代表着“人类科技活动探索到哪里,我们中国电科的新能源就支撑到哪里”,更代表着我们以实打实的业绩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开发南极助力,为保护南极提供我们的系统性能源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