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动力电池的“觉醒”之路

2019-07-10      1361 次浏览

作为铃木和三菱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在汽车电动化时代,东芝的动力电池业务,无论是在装机量还是在全球的影响力,都远不及松下,其在行业中,更多的仅仅是以一个“锂电池的创新者、革命者”形象示人。


但如今,东芝已经不甘于此,其正在以技术为突破口,并配合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市场布局,努力扭转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陪跑者”角色。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近日透露,已开发出可快速充电且长寿耐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据悉,该电池用于小型电动汽车(EV)时,充电6分钟可行驶320公里,约为过去的3倍。在循环上,该电池即使反复充放电5000次,仍可维持9成以上的电池容量。另外,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中也能实现快充。


在产业化实现上,东芝预计在2020年代前半期实现量产。


关于该电池的技术实现上,高工锂电获悉,东芝的这项电池技术是在其之前的SCiB体系上基础上进行的开发,采用的是以钛铌氧化物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其锂离子存储量是以石墨为负极材料锂电池的两倍。


铌是稀有金属的一种,也是其实现电池大容量的核心,该金属还被用于汽车钢材的添加剂等以提升耐久性。为了推动新一代电池的量产,东芝还和和双日(Sojitz)、巴西矿山公司(CBMM)签订协议,共同研发使用铌钛氧化物的负极材料。


CBMM为全球最大的铌生产/销售商,双日为CBMM的股东之一,且是CBMM的日本市场总代理商,东芝推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借由和双日、CBMM合作,压低铌采购成本,研发出性能、价格皆能兼顾的产品,使其并非单纯的停留在技术层面。


事实上,“快充”一直是东芝在锂电池领域的看家本领。


早于2008年,其就推出了超级充电离子电池(Super Charge ion Battery,SCiB),采用钛酸锂为负极,可实现快速充放电,寿命高达15000次,且在零下30℃的环境中也能使用。


在具体配套上,东芝实现了在电动车及混动车、轨道车辆的驾驶系统及变电站的储能设施等领域的配套应用。目前,三菱汽车的i-MiEV及铃木的EV皆采用了东芝的锂离电池。


对于进一步加大在快充电池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东芝的思路是,随着“共享汽车”的扩大,快充电池的需求会增加,而新的钛铌氧化物负极材料和新一代SCiB电池是一个颠覆性的进步,有望对电动车续航和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其在动力电池业务上“翻盘”的机会。


技术研发投入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长期跟踪这家日本企业,就会发现,其近年来一直在明显加大在该领域的布局和投入,在组织架构调整、产能规划、客户合作等多个领域都有实质性的进展。


2018年6月,东芝宣布计划投资近50亿日元将其锂电池产能增加50%,将其拥有自主技术的电池定位为重点发展领域。完成产能扩建后,其位于柏崎工厂的锂电池产能将由月产100万个电芯提升至月150万个。


除了在国内扩充产能之外,东芝还在海外布局锂电池业务,进军国际市场。2017年,东芝与铃木、电桩签订协议,宣布共同投资200亿元创建一家合资公司,在印度制造电动车用锂电池,该工厂计划在2020年投入运行。


与此同时,东芝还将电池业务部门进行了架构调整,将其由三级部门调整为内部独立的业务部门,集团层面对于该业务的战略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去年底,东芝宣布,为促进可充电电池和建筑解决方案业务的组织的管理结构,将于2019年4月1日,将SCiB可充电电池业务将由东芝基础设施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TISS)分拆直接转移到东芝。而且,它将成为东芝内部的独立业务部门。


SCiB可充电电池业务成为东芝的一个独立业务部门后,还将负责监管东芝电梯和建筑系统公司、东芝照明科技公司和东芝开利公司,这三家公司正在推动建筑储能解决方案业务。


分析认为,在传统业务下滑的大背景下,电池业务正在被东芝寄予更大的使命,其正在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以电动汽车应用为核心,再加上与储能应用的结合,推动其锂电池业务的觉醒与壮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