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条件不断收紧 新能源汽车购买吃紧

2019-07-05      723 次浏览

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在销售时都有个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多数地区购车补贴都会直接在车价上折去,但也有部分地区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消费者支付全款车款,等到补贴下放后再领取。


对于后者这样的购车方式可能需要留意,因为补贴条件正在不断收紧,有可能今后买了新能源汽车拿不到补贴。


早在多年前,国务院就明确了阶梯性的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铺贴计划。早期的铺贴条件相对简单,不外乎纯电里程、最大续航等,各地方也出台了不同版本的地方版补贴,补贴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大量骗补情况的发生。而补贴政治逐年腿坡后收紧后,国家同时还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电池衰减测试等多种手段来监控国内所有新能源汽车。从早期的技术标准门槛,到现在的销售使用阶段,一不小心补贴可能就“溜走了”。


今年5万辆新能源车因未接入监管平台被驳回补贴申请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接入、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电池衰减测试。这三大新手段将是新能源企业申请铺贴路上的三道难关,以前直接按照标准造车,然后伸手要钱的日子已经不在了。


今年全国总共有37.8万辆新能源汽车申请了相关补贴,但其中有5万辆由于没有及时接入监管平台未获批准。在今年20多万的非个人用户购买新能源车型中,国家规定必须行驶满2万公里才有资格提出补贴申请,其中20%未达到这一要求,被驳回申请。


国家监管平台在去年就已经上线,从去年底开始国内新能源将实行强制接入平台的政策。而目前平台中已经接入115万辆汽车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50%已在平台中登记。已经接入的所有车型的行驶记录、保养记录(不包括位置信息)都能在平台中查询,车企做假的可能性理论上不存在。车企方面,蔚来汽车现有90%的车辆已经完成接入,而比亚迪仅有6万辆,不足其全部车型的20%。


除了平台的强制接入,电池的溯源平台也是新能源车企的“新麻烦”。从明年8月1日起,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进行编码与标识、备案,对汽车生产企业则要求其采集电池生产、车辆生产(进口)、车辆销售、维修更换、电池回收、电池退役等环节的溯源信息并上传至溯源管理平台。所有企业所生产的新能源产品无论是否申请补贴,都必须在溯源平台上进行全程记录,否则车型将无法获得合格证,也意味着无法上牌和正常销售。


最后鉴于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国家相关部门将会启动安全问责制度。对于在产品方面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车型和车企,可能会对其进行扣减补贴,暂停车型或车企的补贴资格等。要知道特斯拉、上汽、比亚迪、北汽,吉利这些新能源制造商都曾发生过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起火事故。强力的事后调查也将规范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把产品质量往上引导。


小心你的补贴


由于补贴需要先卖车再发放,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经销商不愿在面对资金压力,在卖车时把申请补贴的风险的转移给消费者,所以在选购车型时还是在车企、产品资质上多留心。


门槛的不断提高,政策逐步的收紧从表面上是对于车企的督促。另一边,现在造车新势力的数量已经多到数不清,先不说其造车水平到底怎么样,车能不能下线还是个问题。千万不要被科技的外表蒙骗了双眼,至于环不环保等你先搞定固定车位和充电桩再考虑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