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后补贴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走下去?

2019-07-08      718 次浏览

7月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在海南博鳌召开。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让创新科技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根据会上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64万辆,中国占比达52.8%,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今年1月-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已完成48万辆和46.4万辆,同比增加46%和41.5%。据测算,全产业链累计投资已超过2万亿元。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变革,“汽车+”的跨界融合创新风起云涌,汽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产品技术层面深度融合,“新一代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在系统层面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仍然面临多方面难题,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道路仍需探索。


首先是安全性问题。国内外已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对消费者信心造成极大影响。为此,需要尽快建立起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生产企业、行业组织的职责责任,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另一方面,行业需要发起新能源汽车安全倡议,出台相关行业规范及安全指南。两方齐下,敦促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性提升。


其次,充电设施建设不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充电设施服务无法全方位匹配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规模。网络不发达、控制率较高、便捷性较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与大规模新能源汽车相适应的能源服务系统仍处于初级的建设阶段。换电模式、储能应用等领域都需要加快推进,电池回收系统的建设也是关键所在。


随着近来补贴过渡期的结束,国补降低、地补取消,成本压力也更多地转向新能源车企。可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出现一波“优胜劣汰”,仅靠低成本策略已经无法抵消补贴退坡造成的压力,创新降本提升技术实力才是未来出路所在。开放和国内外领先企业的合作,在降低部件采购成本的同事,提升产品的技术竞争力,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才能有效应对成本挑战。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需要建立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税收优惠或减免,鼓励车辆电动化从城市服务领域渗透到全市场领域,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结构全面升级。


迎战后补贴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走下去?


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性发展,有关部门即将出台新的顶层设计。科技部将在“十三五”基础上,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储氢、加氢、制氢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对自动驾驶、智能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技术链条中的传感器、车载芯片、智能计算平台等薄弱环节进行强链补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凝聚行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经国务院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牵头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从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导向,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政策,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环境资源社会运行的良好循环。


此外,还需要处理好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的关系,进一步融合产业布局,完善产业设计,深化产业合作,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思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