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加速改变?

2019-07-03      747 次浏览

这几天,动力电池产业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两个:一个是实施了4年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将取消。另一个是从6月26日起,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结束3个月的过渡期,开始正式实施。不知道两个政策的“相遇”算不算凑巧,会不会加快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变化的速度。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未来的动力电池市场一定不会是平静的。


“白名单”取消:影响并不是很大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工信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2015年3月26日,《规范条件》正式发布,从企业基本要求、生产条件、技术能力、产品要求、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给出规范意见,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2015年11月11日到2016年7月13日,工信部共公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57家动力电池企业入选。这些企业的名单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名单”。


“白名单”的取消,使得更多的国外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之前,没有一家外资动力电池进入过这份名单。


“白名单”取消了,外来的动力电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将陆续带到国内,方便我们学习和研究,进而开发出更适合国内的产品,这对于整个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有车企负责人表示,“之前的《规范条件》扶持了一批优秀的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取消后,我们在电池选择方面的余地更大了”。


虽然“白名单”的取消可能会带来一些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总体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给动力电池市场带来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补贴退坡:给车企带来巨大压力


今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自6月26日起,国家补贴标准降低50%以上,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等要求也有所提高。


6月26日,北京科技委、北京经信局、北京财政局、北京城管委、北京交通委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对《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其中将第三条修改为:本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央与地方1:0.5比例安排市级财政补助。此外,通知发布当日,取消对纯电动汽车的市级财政补助。


其实,补贴退坡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影响已经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慢慢放缓体现出来: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为138%,到了5月,同比增长率仅为1.8%,数据下降速度明显。


补贴的退坡,对于车企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新能源汽车涨价的话会影响销量,不涨价的话就要自己消化多出的成本。为了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超过其他对手。


应对:降低成本,提高技术,转投其他领域


想要应对“白名单”取消和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动力电池企业需要考虑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技术含量,或投资其他无补贴压力的领域等。


降低电池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减少会带来订单的减少,竞争的压力会迫使动力电池企业减少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线的效率,使用更环保和性价比高的材料,规模化生产,电池租赁等都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延长产品周期。


提高电池技术含量方面,可考虑电池零部件的轻量化、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加大电池等稳定性等。


投资其他无补贴压力的领域方面,补贴带来的行业“寒冬”无法避免,一些小的动力企业早已为御寒做好准备,他们调整市场策略,转投电动自行车、储能等不那么依赖补贴的细分领域,国家对于这些领域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前景看好。


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每个产业都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成长和壮大的,“白名单”取消也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也好,都是在动力电池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曾表示:“目前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成本及技术积累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尚有距离。”


为了尽快超越国外,国内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行动,不管是到海外开电池工厂,还是“抱团取暖”,和其他企业一起开企业,目的只有一个:加快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希望每个电池企业都不忘初心,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