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及原材料进口、自有比例
根据高瞻产业研究信息网的调研,2017年1-12月中国天然石墨出口量达344345.7吨,同比增长44.34%;全年出口金额达266837.1千美元,同比增长17.19%,出口金额增长速度不及出口量增长速度。分地区来看,2017年全国天然石墨出口量前十省市分别是山东、湖南、黑龙江、辽、广东、内蒙古、上海、河南、江苏和天津,前十占全国天然石墨出口量的99.2%。其中,山东省位居榜首,2017年山东天然石墨出口量为130987.6吨,占全国38%,全年天然石墨出口金额为138031.9千美元。
高瞻智库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天然石墨进口量为145912.4吨,同比大涨195.9%;全年天然石墨进口金额为29242.6千美元,同比增长59.6%。2017年全国天然石墨进口量前十省市分别是辽宁、山东、黑龙江、陕西、江苏、天津、上海、广东、吉林和浙江。进口量最大的是辽宁省,2017全年天然石墨进口量为129017.2吨,占全国天然石墨进口量的88.4%;进口金额为13623.1千美元,与进口量同居全国榜首。
二、国内产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分布
据统计:2015年全球天然石墨探明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中国探明可开采储量为5500万吨,占同期全球石墨总量的23.9%。
中国石墨矿资源相当丰富。全国20个省(区)有石墨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处。从地区分布看,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四川和山东石墨矿也较丰富。石墨矿床类型有区域变质型(黑龙江柳毛、内蒙古黄土窑、山东南墅、四川攀枝花扎壁石墨矿等)、接触变质型(如湖南鲁塘、广东连平石墨矿等)和岩浆热液型(新疆奇台苏吉泉矿等)3种,以区域变质型为最重要,不仅矿床规模大、储量多,而且质量好。石墨矿成矿时代有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元古宙石墨矿为最重要。
中国石墨矿床常产出于大地构造隆起区或断裂岩浆带上,较集中的分布于中国的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康滇—龙门大巴—黄陵、祁连—秦岭—淮阳、天山—阴山以及金沙江—哀牢山5个成矿地带。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分布于中朝准地台和扬子准地台以及吉黑、秦岭、祁连、华南、三江等褶皱系的隆起区,例如:在佳木斯隆起、胶辽断隆、内蒙古地轴、豫西断隆、山西断隆及康滇地轴等隆起区,分布较多的晶质石墨矿床,规模多为大、中型矿;在黄陵背斜、龙门—大巴台缘褶带、秦岭地轴、淮阳地轴及武夷隆起区,也分布有较多的以中、小型矿为主的晶质石墨矿床。接触变质型隐晶质石墨矿床大多分布于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尤其是郯庐断裂系(包括依兰—依通断裂在内)以东地区,西部某些断裂带也有分布。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床则分布于中国西部的一些断裂岩浆带间。
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含矿岩系的时代从新太古代到早寒武世,其中以新元古代最为重要,北方多为新太古代至新元古代,南方多为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北方早于南方,其含矿层位有华北的桑干群、胶东的粉子山群、豫西的太华群、龙门—大巴山的火地垭群、黄陵背斜的崆岭群、康滇地轴的昆阳群、南天山的库尔勒群和兴凯湖的麻山群、武夷山的建瓯群及罗峰溪群等变质岩系;接触变质型隐晶质石墨矿床含矿岩系的时代从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其中最重要的是晚二叠世及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北方以晚、早侏罗世及石炭纪的较多,南方以二叠纪为主,其主要含矿层位北方有石盒子组、二道梁子组、鸡西群,南方有斗岭组、龙潭组及梨山组等煤系地层,产生接触变质作用的岩浆热源体的侵入时代大多为印支期—燕山期,但北方也有的为海西期;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则多与海西期的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有关。
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三个重要的成矿期,包括一次接触变质及岩浆热液成矿期和两次区域变质成矿期。
1.接触变质及岩浆热液成矿期
该期时代为印支期—喜马拉雅期(T-K,67~230Ma)属于海西—燕山构造旋回。成矿作用发生于古欧亚大陆基本形成至开始部分解体,滨太平洋及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强烈活动阶段。在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域等地,由中酸性岩体侵入含煤地层引起接触变质作用,煤层变质形成隐晶质石墨矿床;而在新疆、西藏等一些地方,由于与中、酸性岩体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成因独特的晶质石墨矿床。
2.区域变质第Ⅱ成矿期
该期时代为扬子—加里东期(Pt2—Pt1,400~1100Ma),属于扬子—加里东构造旋回。成矿作用发生于中国地台基本形成并开始解体的早期阶段,多见于褶皱隆起区,如佳木斯隆起、哀牢山褶皱带、金沙江褶皱带、武夷山褶皱区,云开大山褶皱区等地,以麻山群、昆阳群、罗峰溪群、陀烈群等为代表,由于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
3.区域变质第Ⅰ成矿期
该期时代为中条期以前(Ar—Pt,1700Ma以前),属于中条旋回以前的构造旋回。成矿作用发生于中国地台逐步形成阶段的陆核区及地台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残块,如河淮、鄂尔多斯、武当—淮阳地盾、黄陵背斜古基底、祁连中间隆起区等地,以桑干群、粉子山群、太华群、登封群、三道洼群、崆岭群为代表,由于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
我国是石墨储量大国,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中国晶质石墨储基础量4530万吨(矿物),查明资源储量17494万吨(矿物);隐晶质石墨基础储量818万吨(矿石),查明资源储量2730万吨(矿石)。
三、产品及原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随着各地方对3部委《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国石墨烯企业分布由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已经扩展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并逐渐向西部拓展,石墨烯企业分布呈现“纵横分布”的特点。
(1)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石墨烯发展较早也是国内石墨烯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2015年长三角地区总共发展17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达到3.5亿元,占全国石墨烯行业整体营收的58%。其中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2家主营石墨烯的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整体来看,整个长三角地区占据了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半壁江山,该地区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以及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涵盖石墨烯制备、新能源、复合材料、热管理等领域的综合产业发展模式。该产业发展模式为全国各地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2)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2015年该地区总共发展6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达1亿元,占全国石墨烯行业整体营收的17%。2015年7月,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发起成立了深圳市先进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是深圳市目前获批的唯一一个针对石墨烯应用的专业化研究院。整体来看,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石墨烯产业极为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石墨烯下游应用市场开拓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石墨烯生产、设备制造为依托,重点突破新能源、大健康、电加热、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全国石墨烯产业下游应用市场的开拓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京津冀鲁地区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2015年该地区总共发展4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约为4000万元。
2015年12月,京津冀石墨烯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通过打造北京石墨烯技术创新平台、天津石墨烯工程化平台、河北唐山石墨烯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三地资源,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形成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山东省的石墨烯产业是国内石墨烯产业极具发展势头的地区之一。2015山东省总共发展5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达到5000万元。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方地区唯一的在新三板上市的石墨烯公司。整体来看,山东省初步具备了石墨烯产业链雏形。石墨烯材料、装备、防腐涂料、导电油墨、锂离子电池、石墨烯改性橡胶等均有布局。
(4)其他地区
福建省2015年该地区总共有1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约为5000万元。其中,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初实现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以石墨烯为主营产品的第4家上市公司。
西南地区的石墨烯产业以四川和重庆为主,2015年该地区总共发展10余家石墨烯企业,整体营收约为2000万元。
东北3省的石墨烯产业以黑龙江为主,2015年有10余家石墨烯相关企业,尚无成型产品对外销售。
四、原材料产能情况分析
我国的石墨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种类型。截至2014年,我国共查明石墨矿产地149处,其中晶质石墨矿床有118处,隐晶质石墨矿有3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