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镍三元锂电池与电解液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2018-05-23      4941 次浏览

  电解液是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以一定的比例配成,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宽温应用、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png

  锂电池由外壳、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电极材料无疑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但与此同时,电解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毕竟占据电池成本15%的电解液也确实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宽温应用、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解液是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以一定的比例配成。


  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各项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锂电池不断迭代升级,开始步入高镍三元时代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如果电解液不能随电池材料同步升级,高镍三元体系就很难实现其设计初衷。


  正极材料中镍的比例不断提升,以及硅碳负极的使用,给电解液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新的困扰。


  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电压也会随之提高,电压越高,电解液的分解能力则越强。针对高镍三元体系,电解液企业专门做过漏电流(即通过绝缘体流过的电流)和过渡金属离子溶出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高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会增加。而溶出的过渡金属离子在负极被还原析出后,会破坏负极表面的SEI膜。此外,提高电压还会明显增大漏电流。这样动力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材料中镍含量的提高也会导致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下降。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