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大整顿 电解液材料影响追踪

2019-06-12      1514 次浏览

“3.21”响水爆炸事故持续发酵,影响范围开始扩大到锂电材料领域。

一份《关于征求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紧急通知》在网上被曝光。该方案对未来五年之内,江苏省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改造升级及退出做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这份方案重点如下:

l到2020年底,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

l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的34家企业原则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

l凡和所在园区无产业链关联、安全环保隐患大的企业2020年底前退出;

l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8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019年底前退出30家;对已确定就地改造的企业,重新评估提出新的处置意见,2020年底前原则上全部退出;

l加大2339家园区外企业整治、压减、转移、转型。2020年底前,高安全风险、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差、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加大力度关闭退出;

l对1660家规模以下企业进一步排查摸底,评估安全环保风险,不达标的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

l从园区区域、产业层次、用地面积、规划许可、安全监管、环境治理等方面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开展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压减至20个左右;

l被取消化工园区定位的区域,严禁再新建化工项目,要严格管理、坚决关闭高燃、易燃易爆、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化工企业,逐步关闭或搬迁其它化工企业。

对于这份方案,业内的评价是“严苛”,如果实施,这意味着接下来江苏将会有超2000家化工企业、30个化工园区将被关停。

作为化工企业聚集的大省——江苏,其整治力度也释放出国家加强安全环保、管控化工行业的决心。一方面,化工行业也是容易出现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的重点管控领域,另一方面,化工行业囿于生产特殊性排放气体对环境污染比较大,也一直是环保整治重灾区。

江苏对于化工领域的整顿,已经在锂电材料领域引发了连锁反应,最新的消息是,作为五大电解液溶剂之一EC,近期江苏两家EC的生产商已经被政府关停,导致EC的供给量减少30%左右,已经开始对于下游带来联动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电解液又要涨价了?”这是近期业内关于化工治理、环评加严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知情人士透露:现在不是涨不涨价的问题,而是原材料能不能正常稳定供货的问题。他表示,安全、环保、生产,其实与企业的生死、关停、盈亏息息相关。

事实上,目前背负环保压力的电解液、溶剂等企业均不敢超负荷生产。乐观者认为,位于江苏等沿海省份的化工企业或许将规模向中西部转移,以应对生产压力。悲观者表示,中西部没人才,环境容量更小,相比之下更不靠谱。

客观来看,国内就电解液产能来看,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需求的产能绰绰有余,只是在化工整治背景下,能够正常开工的企业有多少、能够开启的产能有多大,这将直接决定市场上电解液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材料的价格走势。

而这,也将成为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降本压力下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的变量。

来看,本周锂电行业大事~

GGII:2018年电解液企业出货量TOP10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显示,2018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14万吨,同比增长27.3%。电解液出货量增长的原因:1)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5GWh,同比增长46%,带动动力型电解液出货量上升;2)以新宙邦、国泰华荣等为代表的企业对日韩的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

从竞争格局来看,2018年中国电解液TOP6企业份额进一步提升至72%,相比2017年集中度提升4.3%,主要是因为下游电池市场集中度提高,而主流企业如天赐、新宙邦、国泰华荣为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的电解液供应商,因此占比提高。

GGII预计未来三年,低端重复的电解液产能将被淘汰,掌握核心添加剂技术、布局上游核心原材料资源且拥有优质客户的企业将获得长足发展。GGII经过对锂电电解液企业的调研,根据企业的出货量进行排名,评选出中国锂电电解液企业前十名,以期对各位有所裨益。

戳此查看《GGII:2018年中国锂电电解液企业出货量TOP10》

宝马停止采购钴背后的信号

外媒报道称,负责宝马采购的董事会成员AndreasWendt表示,随着2020/21年推出第五代电动汽车,该公司将不再从刚果购买钴。

宝马表示,由于新的技术发展,车用动力电池对钴的需求已经下降,并将继续减少。同时,现有钴资源的回收也足以支撑其未来的应用需求。

宝马此举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是未来将采用高镍电池以替代当前钴含量较大的NCM523电池;二是重点关注废旧电池回收以获取钴原料资源,从而降低电池成本。

Q120起动力电池投扩产

进入2019年,动力电池企业扩充产能和新建电池项目的发展势头依旧不减。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外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达20起,合计总产能超过200GWh。具体来看,一季度锂电池投扩产项目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头部电池企业依然是扩充主力。二是软包电池快速崛起。包括万向一二三、亿纬锂能、捷威动力、远景AESC、SKI等电池企业投扩产的动力电池产能合计超过100GWh,主要是软包电池。

三是国外动力电池投建项目升温。除了国内一系列的投扩产项目之外,国外的锂电池投扩产项目也急剧增多,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南亚地区,这也与全球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相吻合。电池厂为了配套当地客户而大规模建厂。

锂电设备上市公司“难念的经”

在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催化”之下,锂电设备企业的发展走势也正迎来深刻变局。

高工锂电梳理了2018年锂电设备上市公司业绩信息发现,在动力电池装备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营收方面依然保持较好的增势,但是在净利润方面大部分企业呈现出下滑态势。

10家涉足锂电设备的上市企业当中,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的有4家,8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处于上涨通道,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究其原因,营收方面,受益于下游锂电池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实力的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进行全面布局,带动设备企业的业绩正向增长;收购标的的业绩并表也修饰了企业的营收增长。净利润方面,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趋势加剧,导致国产锂电设备业务竞争加剧,补贴退坡压力传导下,装备产品也面临价格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政策补贴“腰斩”落地,锂电设备企业的高增长态势或将放缓,利润下滑将成大概率事件。同时,降成本将成为锂电设备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命题。动力电池企业大幅杀价倒逼之下,锂电设备企业将迎来技术升级、降本思路以及市场策略的深刻调整。

钴价暴跌拖累6家钴企净利增速放缓

一路高歌猛进的“钴奶奶”在2018年摔了一跤之后,在2019年还能继续风光吗?2018年,钴金属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全球钴价在经过一年多的疯狂上涨之后开始“退烧”,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加速下跌,当前价格已逼近2016年历史低价区间。

钴价下跌直接导致大批钴产品企业的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在2018年出现明显下滑,进而拖累公司净利增长。

高工锂电注意到,包括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金川国际、寒锐钴业、格林美等上市钴企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或者利润增幅缩小的现象,与其在2017年营收净利暴增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