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能源革命,我们如何不负“氢”?

2019-06-05      829 次浏览

“氢氢”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在“加氢减碳”能源进化史上,氢能被视为“人类终极清洁能源”,以氢为能源构建氢经济社会,成为全球紧盯的战略制高点。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全球能源需求的18%将来自氢能源,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将创造2.5万亿美元市场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近期炙手可热的氢能推至风口。回望我国数十年的氢能产业历程,起步不晚,但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段位。

所幸,作为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和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氢能在我国的热度不断提升:《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氢能产业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十余省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氢能成为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2018年成为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元年,有组织、有计划、有方向的集群攻关开始形成;“长三角氢走廊”、山东“中国氢谷”、大同“氢能之都”,国家电投、中广核、华能试水可再生能源制氢……各地积极探索、能源央企频频动作。

氢能未来的发展,制氢是基础,储运和加氢是其应用的核心保障。当前,我国氢能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现有工业制氢量已达2500万吨/年,到2018年年底,国内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达到19座,排名全球第四,我国基于氢能源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输、应用的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

但对氢能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发展滞后,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不健全,氢能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缺少统一规划。

在能源革命进程中,我们如何不负“氢”?

业内建议,在加强氢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氢源多元化及氢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多源”+“多元”,是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从制氢“多源”来讲,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符合我国的国情,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大规模化工行业带来的副产氢,享有氢源的“天时地利”。当前,天然气重整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仍待攻关,利用富裕可再生电力制氢,应成为建设“氢能社会”工业氢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推进氢能发展的力量来源来讲,政策驱动、跨界融合、技术攻关、市场催化“多源协同”是正解: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打造良好产业环境,统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主导下,能源革命进程加速推进,研究制定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明确氢能发展战略定位、目标和任务,精确布局,方能推进氢能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其二,跨界协同,将氢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强化“中国氢能联盟”等产业联盟作用,整合能源生产、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领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与产业优势,建立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借力央企雄厚资金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其三,科技攻关,市场催化,激活氢能需求侧潜力。拓展氢能市场,低成本制氢、供给链完善、规模化利用缺一不可。当前,亟待重点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储氢技术、氢液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氢能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设立示范基地等扶持措施不可或缺,相关技术标准及检测、认证、监管体系有待尽快完善。

氢能可横跨电力、供热和燃料三大领域,“多元”应用及各应用类型的有机互补,为“氢能天下”提供了可能。“发电、发热、促交通”,国际能源署对氢能应用前景如是评价。

——交通领域是氢能和燃料电池初期应用的主要市场。《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辆要达到1万辆、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加氢站商业化运营,要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关注加氢站类型及氢源的选择,精准确定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特别是控制系统的选择。

——强化氢能“万能链接”功能,促进能源互联互补,实现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作为高能量密度无污染排放的二次能源,氢能具有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存储和“氢—电”互换的特性,是有效耦合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能源。例如,在弃风弃光弃水问题严峻或电网峰谷差较大地区,推进氢储能系统示范,有助于实现多种能源跨地域、跨时间优化配置。《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与电力协同互补。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核心在“新”,昭示新的趋势,创造新的机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迎接“氢能时代”,我们大有可为。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