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在南京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单位共有114家。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4%和38.2%;动力电池累计产销分别为70.6GWh和62.3GWh,累计装车量达56.92GWh,同比增长56.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累计达139.87亿只,同比增长12.9%。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介绍,我国已经迎来首个动力电池“退役潮”,退役电池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大,2018年江苏保有量已超12万辆,约占全球的5%。
预计,至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约达20万吨,江苏省将达2万吨。至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78万吨,江苏省将达8万吨。高云虎表示,如果不能对大量的退役新能源电池进行有效利用和管控,将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近日,在“动力锂电池回收”决策咨询沙龙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市场高增长,对动力电池来说是重要带动因素,但同时也会对动力电池回收带来挑战。同时,新能源车实际上形成了区域化发展的格局,这对电池产业结构和未来报废回收等将产生一定影响。
崔东树还表示,目前主流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后者占比正快速大幅提升报废环节能否实现钴资源的有效回收,是影响到整个上下游行业可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问题。钴矿资源的稳定供给,甚至可能决定电池乃至整车行业的发展。据悉,虽然锂电池正在向高镍方向发展,但目前钴金属仍是不可或缺的。
在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主要回收对象是铜、铝、镍、钴、锂等金属材料。我国动力电池上游矿产资源相对匮乏,锂、镍的进口依存度均在80%以上,钴的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97%。因此,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提取有价金属等稀缺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在报复环境的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此外,动力电池退役后还可以进行梯次利用,即在经过检测、维护、重组等环节后,还可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应用。数据显示,2018年梯次利用市场规模达到8.98亿元,回收拆解市场3.19亿元,未来梯次利用将是主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在2018年将超过53亿元,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仍处于初创期,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还未显现。国产动力电池型号众多、结构不统一、组装工艺和技术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了拆包涉及的技术水平和成本均较高。目前主要依托车企建设回收体系,效果有待观察。
崔东树表示,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却是以车企为核心进行的,未来电池的发展将是整车企业巨大的危机与挑战。他提出,在电池回收利用及资源利用中,电池龙头企业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主导作用。未来的电池资源控制,一定是以电池企业为核心形成闭环。
目前,全国已有58家车企建立3500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预计2020年回收量将达24.76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是“百亿”级别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应在动力电池退役爆发期来临之前,做好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储备、完善体系、优化平台等相关环节,有助于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保持良好势头。
江苏铁塔副总经理戴海兵表示,率先搭建起电池回收利用平台(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当未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时,平台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希望依靠这个平台吸引省外企业落户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