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车产业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环境趋势,经受了严峻考验。不仅2018年,当前汽车产业依旧没走出低潮期,这一点在汽车销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一直是车市负增长中难得的亮点——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但随着补贴政策退坡的加速,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也迎来考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说,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补贴大幅推出后的适应期,补贴退坡加速导致企业短期降低成本的压力增大。
随着新事物的成长,其成本应该是随之降低的,然而退坡的加速,使企业降低成本的速度要滞后于补贴退坡的速度,这就将会导致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或者企业选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然而新能源汽车又不算发展成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产能相对过剩的风险,且质量安全存忧、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难等问题。新能源汽车自燃、召回事件频发等也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足。
报告建议,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策引导,避免盲目扩张;加大新能源汽车安全测试和评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广与应用;打造完善的回收体系,提升电池回收利用效率和水平。
与补贴政策退坡同样引起行业关注的国六排放标准即将实施。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这对当前的中国车市而言如同雪上加霜。尽管管理部门和企业层面都已经为国六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国六的推进还是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一个是国六的开发周期太短,存在一定风险。专业人士表示,一台国六产品发动机和一款基本型整车开发至少需要36—40个月的时间,必须经过两个冬天寒区标定,技术是不可跨越的。
而且,国六排放标准对供油系统和后处理系统有很大依赖,而这两方面都存在障碍,后处理系统如今更是严重依赖国际供应商,大部分整车企业并不掌握相关技术,且成本较高,利润转移给增速放缓的车企带来了很大压力。
另外,车油不匹配的问题在我国存在已久,尤其是对重型载货车而言,油的品质很难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