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若是要问到新能源的风向是什么,可能不少人都会回答是"电动车"。从各国以及各车企的发展战略来看,"电动车"确实是大家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成熟发展,"电动车"或许也不再是唯一的重点对象了。
在车次的上海车展上,就有一家显得很与众不同的车企。在电动车"当道"的当下,格罗夫氢能乘用车宣布旗下两款氢燃料电池SUV车型启动预售,分别为欧思典和欧思典运动版,预售价为75-100万元起。
3分钟便可加满燃料
事实上,在前不久的时候,这个国产车企就已经与我们见面了。当时,它正式发布了旗下乘用车品牌——格罗夫,并亮相了首款车型。首款新车为氢燃料电池车,官方表示该车只需数分钟的加氢时间即可提供超过1000km的续航。
而在上海车展上,格罗夫率先公开预售了两款车——欧思典和欧思典运动版。这两款车是由格罗夫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格罗夫设计造型中心设计,新车的造型看起来很有个性。两款车型的区别在于外观设计方面。欧思典的前脸格栅内部为蜂窝网状镀铬装饰,两侧大灯十分狭长,前保险扛两侧的装饰也十分个性。在侧面,一条凌厉的腰线贯穿前后,多辐式的轮圈营造出更强的豪华感。新车尾部的造型同样是个简洁,一条镀铬饰条贯穿左右,后包围的造型也富有豪华感。
内饰部分,这款车的造型可以说极其个性,主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完全区隔,副驾驶席前方采用了大尺寸的液晶屏。传统的中控区域设计也与众不同,同时也提供触控屏进行控制。
欧思典运动版的外观设计要更加的个性,中网内部熏黑处理,外部为细长的竖向格栅。此外该车的前保险杠也采用了分体式设计,富有运动感。在侧面,这款车的腰线相比于普通版要更有肌肉感。尾部造型的改变也是后保险杠部分。
动力系统部分,格罗夫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6.5秒,其所搭载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381马力(280kW)。其燃料加注时间为3分钟。
风向变了,"氢燃料"来了
2019年两会开始,"氢燃料"成为了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能被时常提起,也似乎在印证着新能源风向的改变。而就在日前,据工信部官网报道,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或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扶持的重点领域。这意味着在未来的15年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
其实,氢燃料电池在此前也是不少车企研发的对象,只不过对于电动车而言,这股力量就显得无足轻重。但不可否认的是,氢燃料电池的可取之处是很多的。比如几分钟就能做到能源补给完毕,以及不会燃烧任何东西,只排放水等优势,相比起还在为充电换电技术烦恼的电动车,氢燃料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而在目前,我国也有不少车企开始往"氢能源"方向发展。比如说长城在去年底就宣布进军氢燃料电池车,计划2022年推首款车型。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也曾公开表示,将以济南为主,推动2000辆城市公交车的氢燃料发动机的落地。而吉利的最新规划上也提到,预计在2025年推出采用氢燃料电池的量产车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火吗?
种种迹象表明,"氢燃料"在之后的发展肯定是比较光明的,但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格罗夫能够尝到"甜头"吗?
客观来说,氢燃料之所以到现在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其实与我国的技术和材料的短板问题不无关系。像是丰田,早在1997年就产出了旗下的第一台氢燃料车——FCHV-1。但由于我国燃料电池基础研究起步晚,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仍然依赖于进口,再加上各种建设费用昂贵等挑战因素,让氢产业举步维艰,难以迅速发展。
同时,根据中汽协数据,到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了12座加氢基础设施。2018年,商用车中新增15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其中,客车1400余辆,货车100余辆。虽然我国的燃料电池产业化已经开始起步,但是与目前已经将氢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氢能源生产、存储、运输等方面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比如说格罗夫的这款氢能车出来了,但在我国却没有几个地方有加氢站,这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它的发展造成影响。
尽管如今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国家对其的发展重视,越早布局肯定是越好的,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然会比其他人有优势。
小编语
随着合资股比放开、补贴完全退出、外资品牌新能源陆续在华投放,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那中国车企怎么样才能在各种夹击之中"弯道超车",多种尝试的肯定是必须的。无疑,氢燃料就是新能源要重视的"新风口"。所以趁着这个时势提前布局,那才能在之后会突飞猛进的氢燃料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