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为何收购日系动力电池老牌劲旅?

2019-05-10      1099 次浏览

4月中旬的新车打卡胜地上海国际车展对能源科技企业远景集团来说颇为陌生,这一次,与之相邻的展位不再是架设着风机轮毂模型抑或各式光伏面板。在远景集团主导组建的电池产业基金正式完成对日产汽车旗下电池业务AESC(AutomotiveEnergySupplyCorporation)收购之后,远景AESC首次亮相车展并对外披露其无锡工厂的高镍811电池量产计划。


在能源领域,中国最大风机制造商之一是远景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虽然远景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雷并不喜欢如此被定义。当记者们下意识地将远景称为能源或制造企业时,张雷会执着地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予以纠正。“很难用一个固定模式来定义(远景集团),如果今天能够被定义,行业转型也基本结束了。”在回答澎湃新闻与此相关的提问时,张雷表示,能源转型刚刚开始,远景的技术不仅仅应用在能源领域,“我们是一家智能技术公司,首先用智能技术解决人类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也就是能源和环境问题。”


金融背景出身的张雷语速不快,表达时常自带哲学与人文色彩,有别于本土能源行业老板的常见风格。由他掌舵的远景集团在创办12年来亦步调另类:能源行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资金密集型产业,素以封闭、垂直甚至垄断的面貌示人。远景在国内风电行业黄金期的巨头卡位赛中另辟蹊径发力低风速领域成为风电新贵,继而以可再生能源资产管理软件进入能源与物联网的中间地带,并战略投资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智能电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科技公司。互联网人更愿意试错和创新、更追求极致和开放的理念备受张雷推崇。


远景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雷


买下日系动力电池巨头的逻辑,与上述已收入囊中的能源物联网拼图有关。车展之前在远景集团上海办公室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张雷及该公司高管回应AESC并购案的外界关切。张雷认为,中国不缺电动汽车公司,但缺一家能够提供极致安全性和高度智能的电池公司,AESC为全球43万辆日产Leaf(聆风)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投放市场9年从未发生电池着火等重大事故的优秀安全记录使之成为理想标的。


他将与这笔中国对日最大并购交易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简化为日本电饭煲风靡背后的工匠精神。“日本电饭煲为什么做得好?表面看是软件程序、算法和材料用得好,归根结底来自上万次的实验。这就是工匠精神,做电池也是一样,核心在工艺。我们买下2000人的团队,投资的是企业文化。”


AESC电池为何值得买?每块电芯超2000个数据采集点


在上海车展上,远景AESC正式发布Gen5-811AIoT动力电池产品,该产品将于2020年在远景AESC无锡工厂正式量产。无锡工厂的规划总年产能约为20GWh,每年可为全球超过4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这是远景集团历时8个月完成对AESC并购后的首秀。继万向集团收购美国最大锂电池制造商A123之后,中资又一次出手海外电池资产。日产和远景未披露交易金额,但对标此前金沙江资本(GSRCapital)竞购AESC时外界猜测的10亿美元报价,远景的此番布局价格不菲。


4月1日,远景集团宣布,其主导组建的电池产业基金(“远景AESC”)已完成对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包括AESC日本、美国、英国等生产基地的电动电池业务的控股权的收购,同时收购的包括日本电气旗下的电池电极生产业务公司NECEnergyDevices,Ltd.的全部股权。远景AESC和日产汽车分别持有新成立的日本控股公司的约80%和20%的股份。远景AESC总部设在日本,同时在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市、美国田纳西州和英国桑德兰设有电池生产基地,无锡是其第四个生产和研发基地。


在建中的无锡工厂布局高镍三元锂电池(Gen5-811)生产线。随着大众对电池续航里程的要求变高,电动汽车厂家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就越高。一般来说,正极材料中的镍比例越高,电池更容易实现高能量密度,高镍811电池因此成为三元锂电池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据介绍,远景在车展首发的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同时通过多项安全测试。


AESC全球产能


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张雷表示,安全性与生产工艺是远景选择收购AESC最重要的原因。


作为日产汽车旗下动力电池业务部门,成立于2007年的AESC长期隐蔽在日产聆风“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车型”的光环之下,由日产汽车和NEC分别持股51%和49%。随着聆风销量在2011年到2014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作为日产御用电池企业的AESC出货量一路走高,在2014年一度仅次于松下排名全球第二。


不过由于两者深度捆绑的局限,AESC难以拓展外部客户,成本居高不下。日产在2016年释放分拆出售AESC股权的消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2018年,AESC的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在经历去年7月金沙江资本因到期未筹足资金、收购计划折戟后,远景很快作为AESC新的意向买家受到关注。日产下一代电动车电池会开放给其他供应商,AESC还值得不值得买?远景拿下AESC之后如何实现AESC的国产化以降低成本?并购尘埃落定,疑虑仍未消散。


张雷称,仅在电芯制造层面,AESC生产的每一块电芯有超过2000个数据采集点,对目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生产环节的770个质量管控项目,实现了全生产链条数据的可追溯、可跟踪。电池上车后可以对电池的数据继续进行监控和学习,若出现效率降低,再比对最初的生产数据,做分析找原因进行优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由此形成闭环。


“一块电芯2000个实时数据,哪家可以做到?”将风机做到全国第二大出货量的张雷比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更能深刻理解电池“零事故”意味着什么。


远景AESC神奈川工厂


这与远景自身的制造基因有关。远景的风机不仅有先进的硬件传感器,更有大量的软件传感器和在特种航天以及汽车行业成功应用的先进控制算法。据2016年公开报道,相比传统风机几万行的控制软件代码,远景智能风机控制系统搭载的软件系统代码超过200万行,风机安装的传感器数量是传统风机的10倍。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来定义数学模型、贯穿硬件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反馈,不仅是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更重要的是确保恶劣环境下的风机安全。


“我们做海上风电,一台设备五六千万元,展开像足球场那么大,在太平洋安装25台,没有一台风机出现故障。我看完AESC的生产线,一个电芯2000个数据,海上风机的制造都没有到这个程度。风电要是采用这个规则,质量控制会有很大的提升。”张雷认为,国内能做811高镍电池的厂商确实不在少数,但AESC追求极致安全的生产工艺独一无二。


安全性之外,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背景下,动力电池厂商同时面临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整车厂压价,如何逐鹿中国市场?远景未披露降低成本的详细路径。远景AESC执行董事及中国业务负责人赵卫军对此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经过与行业的对标和分析,已经看到了巨大的成本下降空间,很快将体现在最终的业务结果上。张雷则表示,看好日本工匠精神与中国效率、中国市场结合后的降本空间,远景AESC依然将是日产最主要的供应商。


张雷认为,光伏和风电的成本下降曲线将在电池行业重演。“整个电池行业在未来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下降成本。到2025年,我们希望能够把电池的成本降到50美元/kWh。”


碎片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动态平衡工具


远景对储能资产的兴趣并非突如其来。据澎湃新闻了解,早在2010年左右,远景就开始研究各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池,大到运用在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大型储能装置,小到电动车甚至移动式储能都曾关注过。为何等到八九年后才大手笔投资动力电池资产?技术成熟度是一方面,应用场景的丰富程度及政策环境的配合同样关键。


在等待储能环节时机成熟的过程中,远景已陆续在储能和电动出行领域落子:2016年,远景战略投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公司ChargePoint;同年,战略控股欧洲最大储能公司Sonnen;2018年,远景战略投资国内电动汽车公司威马汽车。此外,远景搭建的全球最大能源物联操作系统EnOS连接全球超过5000万个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管理着北美最大电力公司杜克能源、壳牌石油等公司在内的100GW能源资产。


去年10月,远景集团下属远景智能新加坡公司中标新加坡政府物联网开发平台,未来新加坡100多个政府机构都将基于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开发覆盖交通、政务、能源、通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应用。


收购AESC后,远景各业务板块之间排列组合的想象空间放大,电池资产让电动汽车参与到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成为电力动态平衡的蓄水池。


比如,电动汽车与家庭储能的结合后,可以成为家庭备用能源。根据商业楼宇的实时负荷需求来安排电动车充放电,可以避开集中充电给楼宇办公和商业用电带来的威胁,提高楼宇的能源管理效率。


从电池本身优化出发,远景计划与全球OEM合作,建立从电池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借助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实现电池状态全方位管理和故障预警,确保每块电池的数据完整性,以此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效能和使用寿命。远景将充分发挥在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与整车厂协同优化电池的研发与使用,实现动力电池健康度的预测和主动安全管理,发挥电动汽车与其他交叉领域之间的协同应用。


赵卫军表示,通过动力电池组的二次梯度利用,来提升整个电池生命周期的回收率的情况,已成为鼓励动力电池回收的一大重要方式。但由于这些电池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包括生命周期中真实的状态曲线、循环次数、安全记录等,导致这些电池要面临二次梯度利用的时候进行检测并标定可用状态的成本,甚至远远高于电池本身的成本。“电池梯度利用在过去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是非常难做的,这也是动力电池梯度利用推广较慢的一大原因。”建立电池数据闭环,可以让退役动力电池再投用于商业、工业和家庭的智能储能有据可循。


“这个行业真正的马拉松刚开始跑。”近年来,中国本土涌现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技术、产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已构建起稳固的产业链配套系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但张雷认为此时入场为时未晚。按其设想,未来能源世界将是由数以亿计的发电设备、充电网络、用电终端、储能电池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远景想做的是交响乐团的指挥家,通过构建能源物联网操作系统及生态来整合碎片化的能源系统。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