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近年来,氢能,特别是氢能汽车,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在最近更是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
“氢能源的爆发期将会来得很快,快到不可想象!”这是2018年1月,一位专家在某氢能产业规划研讨会上最早的断言。
然而很快,在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明确表述“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随即,氢燃料电池产业明确成为国家战略。就在刚不久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还特别强调,并指出将氢能源列入国家新兴产业。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10000辆,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而到2030年,加氢站数量能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突破200万,行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正在加速形成!
不过相比国内氢能源市场雷声大雨点小,国外对可是对氢能早已虎视眈眈,而且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相关应用;例如:丰田以及本田相继推出了量产燃料电池车型,并且加大对于加氢站建设的投资;除此之外,通用汽车、本田合资建立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公司(FCSM)企业也宣布,正式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像加拿大、韩国、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挪威、意大利等国家,都已经有了相关氢能储存的示范落地项目,而且均把氢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反观国内市场,目前,只有上海、武汉、佛山、苏州、济南、大同、张家口、柳州、如皋等城市发布氢能发展规划;当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相信很快会越来越多的城市涌入这一浪潮中。一轮前所未有的氢能热度迅速升温,大有“得氢能者,得天下”之势。
前不久,在武汉向全球发布的格罗夫氢能乘用车,只需加氢几分钟,就能续航上千公里,号称“氢能汽车时代的特斯拉“,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氢能,由于来源丰富、绿色环保、能量密度大、转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能源,未来一定会成为国家、企业积极抢占的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