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材料企业出神装 首季C位落谁家

2019-04-09      775 次浏览

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业不断经历洗牌。行业领先的企业更是凭借优质的竞争力,逐步扩大产业版图,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资金支持,逐渐将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正极材料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95亿元

正极材料作为决定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低的关键材料之一,材料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一直比较激烈,从2019年首季度国内各材料企业在正极材料方向的市场布局上,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加强自身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近些年来,国内主流正极材料企业都在不断加速研发、筹建项目,以便扩大产能。预计到2020年,我国锂电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将达到37.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30%,市场规模将达到595.2亿元人民币。伴随着正极材料企业新项目的不断投产,高质量的产品仍然会供不应求。

五龙动力

2019年1月2日,五龙动力(重庆)A5及A6新生产线建设完成,并与相关客户订立新协议,将利用其6条生产线,加工生产三元产品。

2018年3月,五龙动力(重庆)获委托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三元产品,粗略计算该四条生产线2018年将实现约4000吨-4500吨出货量。

华友钴业

2019年1月3日,华友钴业与LG化学的合资子公司华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新材料一期项目在衢州开工。

2019年2月,华友钴业与LG化学合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车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在无锡启动。该项目一期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计划2020年5月量产并正式对外销售,年销售额预计可达200亿元人民币。

格林美

2019年3月14日,全资子公司荆门格林美与宁波容百签署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购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波容百每月向荆门格林美稳定采购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前驱体供货数量为2019年9300吨;2020年10000吨;2021年10000吨,三年共计29300吨。

湘潭电化

2019年1月23日,湘潭电化对参股公司裕能新能源增资人民币2892.6万元,增资后湘潭电化对裕能新能源的出资额为4,659.7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保持不变,仍为16.07%。

2019年2月27日,湘潭电化全资子公司靖西湘潭电化年产2万吨高性能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进入生产阶段。

2019年3月5日,锰业公司与靖西湘潭电化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业务合作座谈会。对合作经营和开发高纯硫酸锰、三元电池等高端产品达成合作意愿。

丰元股份

2019年2月28日,根据丰元股份20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的战略总体规划,通过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先后实施了年产10000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和年产5000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玉龙股份

2019年3月,玉龙股份近百份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样品已处于送检送样阶段。玉龙股份在银川与天津拥有两个产业基地,银川基地规划产能为3万吨正极材料及1万吨导电浆料;天津基地规划产能为3000吨正极材料及3000吨导电浆料。

当升科技

2019年3月23日,当升科技金坛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奠基,其先导基地规划用地750亩,总规划年产能10万吨,首期计划投资约33.5亿元人民币,建成年产5万吨高镍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和锂电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破百亿动力型石墨是亮点

负极材料方面的市场竞争,虽有厮杀,格局却相较稳定,动力型石墨逐渐成为负极材料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基于2019-2020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的预测数据,预计2019-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23万吨和30万吨,同时2019-2020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值有望分别达到人民币96亿元和121亿元,市场规模即将突破百亿。依据锂电负极材料市场需求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以及整个市场对于高容量、高功率的负极材料的技术要求不断提升,颇具规模且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负极龙头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川金泰能

2019年1月11日,四川金泰能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一期)启动。该项目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一期完成投资1.7亿元人民币,历时6个月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能力,预计2019年实现年产值3亿元人民币以上。

百川股份

2019年2月12日,百川股份拟用自筹6.58亿元人民币建设5万吨针状焦项目,实施项目主体为旗下全资孙公司宁夏百川,建设周期24个月。

贝特瑞

2019年1月15日,新三板公司贝特瑞子公司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拟在惠州投建“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7.77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分两期投入建设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每期产能为2万吨。项目拟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周期约22个月。

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攀升直接带动了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增长,正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而正负极材料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材料企业纷纷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拓展优质客户渠道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向前。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