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锂电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导致了关键原材料铜箔的短缺。据电池中国网了解,锂电铜箔从2016年起出现过供应紧张的情况,当年锂电铜箔产能只有约6万吨,引发不少企业纷纷加入到锂电铜箔的投资和产能扩张中。
锂电铜箔产能超28万吨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锂电铜箔的企业数量约有10家,但到2018年,锂电铜箔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家,并且还在逐年增多,且涌现了不少铜箔巨头。其中诺德股份、灵宝华鑫、嘉元科技、安徽铜冠等前10家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
据了解,到2018年年底,国内有八家锂电铜箔企业年产能超过万吨。其中诺德股份、嘉元科技、安徽铜冠、灵宝华鑫四家企业在2017年年底锂电铜箔产能就已达万吨,而江西铜博、湖北中一、江苏铭丰、东莞华威这四家,通过2018年的扩产也使产能规模过万吨。
据电子铜箔协会资深顾问祝大同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电解铜箔总产能达到45.34万吨;其中2018年锂电铜箔新增产能约6万吨。预计到2019年年底,国内电解铜箔总产能将达到58.24万吨;其中锂电铜箔新增9.8万吨,锂电铜箔总产能将增加到28.23万吨。2019年锂电铜箔占国内电解铜箔总产能的比例,将提高到48.5%。
市场需求11.4万吨,产能过剩明显
锂电铜箔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少呢?有机构测算,假设动力和储能电池每Gwh用量约为900吨,3C电池每Gwh用量约为700吨,则预计2020年国内锂电铜箔的总需求量约11.4万吨,其中动力电池铜箔占比约72%。
从目前国内锂电铜箔企业的产能来看,供给量显然已经大大超过了需求量。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和动力电池业一样,在高端领域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仍然是不足的,目前也是属于“结构性产能过剩”。
当前,全球范围内生产铜箔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在高端的电解铜箔方面,生产技术、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市场份额均被日本企业所垄断。国内对于高端铜箔的需求,尤其是高端锂电铜箔的需求还是以进口为主。
6μm高端铜箔替代进程加快
随着动力电池向更高的能量密度提升,对锂电铜箔提出了轻薄化、柔性化、高安全化等要求,发展高品质、更薄的锂电铜箔成为一种新的需求潮流。而锂电高端铜箔长期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所垄断的局面已开始被打破,国内的诺德股份、灵宝华鑫、安徽铜冠、超华科技、华威铜箔等多家公司已宣布量产6μm铜箔。
“锂电铜箔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最关键材料,其厚度决定着相同空间内锂电池的容量、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6um铜箔既能有效帮助锂电池提高2.5%的能量密度,又符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轻量化发展趋势。”安徽铜冠研发中心副主任李大双谈到。
从技术上讲,6um铜箔对设备、技术、工艺要求更高,合格率也较8um的低,因此6um的加工成本相对较高。而在价格方面,8μm铜箔的价位在90-95元/kg左右,6μm铜箔的价位处于110-120元/kg区间,所以6μm的毛利率更高。
“2019年6μm锂电铜箔的需求量将会比2018年至少增长一倍,届时可能会造成市场上高端产品的供不应求。”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表示,因为市场上能够供应6μm锂电铜箔的企业不多,并且供应企业的产能也各不相同,产能上有很大的限制,每月的产量从100吨到1000吨不等。
电池中国网了解到,诺德股份是国内最早能量产6μm铜箔的企业,其生产的6μm高抗张铜箔已拥有与日韩等国企业同类产品相抗衡的品质。目前,诺德股份每月锂电铜箔出货量约3000吨,其中40%-50%为6μm产品,5μm、4μm铜箔也已经试产成功,预计2019年下半年销售可能将全面铺开。
据诺德股份负责人介绍,目前诺德股份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2%,连续6年蝉联第一;并与LG化学等国际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铜箔龙头生产供应商。
灵宝华鑫是国内锂电铜箔市场的最大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极少数可以批量生产6μm高抗拉锂电铜箔的企业之一。据悉,灵宝华鑫可生产6-210μm电路板箔与锂电箔两大系列20多种不同规格的高精度电解铜箔,产品远销海内外。
华威铜箔也是国内6μm超薄柔性铜箔的主流供应商,6μm柔性铜箔抗拉强度可达35-40Kg/c㎡。同时,华威铜箔还拥有了极薄4μm-5μm超高柔性铜箔量产技术储备。而超华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已拥有超万吨铜箔的产能,并已具备目前最高精度6um锂电铜箔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目前国内能够稳定量产6μm的铜箔企业还比较少,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是国内应用6μm锂电铜箔最为成熟的电池企业。尽管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孚能科技等电池企业也都在积极导入6μm锂电铜箔,但市场化进程还有待提升。
业内机构预测,到2022年国内铜箔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而随着国内高端的6μm锂电铜箔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市场的扩展,锂电铜箔企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