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百亿级电池市场

2019-04-02      886 次浏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带着势不可挡的劲头迅猛发展,搅动了全产业链上下游的“一池春水”。


动力电池作为产业链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一个环节,尤其引人注目。 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简介)》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280万辆,推广规模居于世界首位;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同样位居世界第一。


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蓄电池累计约为20万吨,至2025年将达78万吨。而这些电池到达退役期限后将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产生大规模的冲击。可以说,动力蓄电池回收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据相关专家介绍,废旧动力蓄电池处置不当不仅存在触电、燃爆和腐蚀等安全隐患,还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和电解液污染。如何解决这些潜在的隐患与危机,成为当前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国家政策先行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为引导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的有序发展,相关职能部门投入大精力制定政策,扶持行业快速进入状态,完成体系的逐步成型。  


2018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回收利用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回收利用体系;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京津冀、上海等17个地区,以及中国铁塔公司开展试点,积极培育标杆企业,探索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溯源信息的采集要求,对各环节企业主体履行回收利用溯源责任作出规定,并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于2018年7月公告发布第一批企业名单,其中包括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 行业力量凸显标准制定工作助力领域规范化发展 标准制定工作是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的行业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标准化主管部门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系列标准研制工作。目前,优先研制的17项国家标准中,已有编码规则、产品规格尺寸、余能检测、拆解规范4项发布。


今年2月,由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参与起草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卸要求》、《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材料回收要求》以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包装运输规范》三项标准也顺利通过审查,为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关企业争相布局加快洗牌优化行业体系建设 由《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简介)》可以了解到,目前回收体系建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生产者主导,由汽车生产企业利用销售渠道建设退役电池回收体系,回收退役电池移交综合利用企业处理或与其合作共同利用电池剩余价值;另一种是以第三方为主体,由类似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这种梯次、再生利用企业与汽车、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回收服务网点,集中回收合作企业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 市场竞争加剧,各环节皆加快布局,抢占高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关注度剧增,整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纷纷入局。产业链上下游更新换代、产业升级,一时间风起云涌。


当然,急剧的变化也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给予我们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只看其中谁能遇风云,主沉浮。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