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客车补贴金额的大幅退坡以及补贴技术标准的提升,曾经靠新能源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的一大批客车企业,近几年的业绩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并陷入巨大的资金压力、亏损风险、应收款回收风险、销量颓废等诸多关乎生存的挑战。就连新能源行业的龙大老大——广汽比亚迪,近期也陷入了停产风波。
新能源客车也有淡季?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宣布放假
2月28日,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下发内部通知称,“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安排,自3月1日至5月31日,生产部、品质部、计划部现场一线人员放假3个月。”也就是说,广州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除了中高层管理人员,其它一线员工放假3个月。广汽比亚迪将会陷入长达3个月的停产时期,业内十分罕见。
广汽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新能源客车行业有相对明显淡旺季。由于近期处于生产淡季,本着对员工负责和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在尊重员工意愿的前提下,合资公司调整了部分生产员工的工作,这仅是合资公司为了适应生产情况,应变的短期行为。合资公司经营运转一切正常,将在生产旺季安排满额生产。合资公司对2019年整体销售运营保持信心。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公关总监肖海平也表示:“受今年的补贴政策、车型公告、公交预算审批等因素影响,客车行业上半年是淡季,这个是行业性质所决定的。
在2018年,销售新能源车型共计24.78万辆,蝉联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冠军的比亚迪,都在为新能源客车淡季,感到无能为力之时,其他车企的处境自然也是十分艰难。
无独有偶!工厂停产!珠海银隆几近崩盘!
近几年,新能源客车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但由于补贴政策的不断缩水以及商用市场的不断饱和,出现了许多业绩下滑、陷入亏损危机的企业。其中,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投资的珠海银隆,更是陷入了困境。
2016年12月,怀揣着对格力转型的梦想,董明珠高调杀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示以全部资产投到珠海银隆。而董明珠也确实将珠海银隆带到了舆论的中心地带,不过不是骄傲的销量成绩,而是愈发艰难的发展境地。
董明珠入主珠海银隆之后的8个月,共签下总计约800亿元的7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产业园区分别位于珠海、邯郸、石家庄、成都、兰州、天津和南京。而由于过度的极速扩张,和国家政策的不断缩水,银隆在珠海、成都、天津、石家庄、邯郸等地的产业园,纷纷出现了工厂停工、拖欠工资、订单突减等等负面消息。甚至银隆位于珠海的大本营,要么停产,要么处于半停工状态,要么工时减少等。据珠海员工内部员工介绍,自2017年以来,珠海总部业绩出现较大下滑,明显的变化就是由原来“两班倒”(每班12小时)改为每天工作8小时。
银隆工厂的纷纷停工。正是银隆激进扩张,引发的一系列“副作用”的其中之一。在银隆危机爆发后,银隆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多名格力背景的人士开始在重要岗位中任职。但依旧难改银隆疲软的整体态势。
“投资换订单”弊病尽显,畸形商业模式即将崩盘
实际上,市场的淡旺季与工厂停产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一个正常经营的工厂不会仅仅因为是淡季而选择停产,更多的是采用灵活调整工人上班时长,来进行过渡。而广汽比亚迪停产的最大隐情。其实就是“以投资换市场”的畸形商业模式,即将崩盘导致的。
有别于乘用车市场,国内的客车和出租车市场相对封闭,这是因为后者是公共资源,涉及巨额的政府预算,而相关地方政府更加看重投资、税收和就业,所以政府在车型上优先选择省内汽车厂,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地方保护。用投资换市场,正是一些车企,为了打破这种地方保护,不得不祭出的一步险棋。
2012年,比亚迪与天津公交集团签订《关于合资组建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协议书》,双方各占50%股权,注册资本3亿元。在新公司成立之后,比亚迪就正式拉开了“投资换订单”的扩张模式。此前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就曾表示,“现在新能源的推广和地方政府密不可分,我们会在很多地方建立工厂,加强与政府的关系。哪怕建立一个组装厂,很多地方政策就不一样了。”而这招“用投资换市场”,无论是从数量、范围还是从速度上而言,比亚迪无疑是业内之最。后面的银隆新能源,也是在践行这一发展模式。
尽管这种以投资换市场的方式,能够打破地方保护,从而更好获得市场,但在地方商用车需求达到饱和的时候,这种模式的弊病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首先,多地建厂增加了汽车厂商的投资与运营成本,使盈利点大幅降低,其次,客车压库成本与风险巨大,这就导致客车厂的产线不像乘用车产线,它是一种浮动的预定生产式流水线,最主要的是,由于合资公司更多面向省内市场,一旦省内政策或者市场出现波动,工厂订单也会同步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地方保护性政策限制了新能源大客车的市场规模,从而使风险再度加剧。
比亚迪广州分公司的停产放假,仔细想想也是无可厚非的,一昧的想打开地方市场,就必然要进入急速扩张的态势,而当地方市场几近饱和之时,多地建厂的产能过剩,高昂的运营成本,除了走向停产,确实也别无选择,而比亚迪广州工厂的停工,也标志着新能源商用车的“弯道超车”大戏,全面的落下了帷幕。而商用车领域的春天到底在哪里?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