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涨势依旧却暗藏危机

2019-03-26      683 次浏览

刚刚过去的2018年,汽车市场遭遇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现象,业内称之为“车市寒冬”。最新数据表明,2018年1-12月,汽车产销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其中乘用车产销2352.94万辆和2370.98万辆,同比下降5.15%和4.08%;商用车产销427.98万辆和437.08万辆,同比增长1.69%和5.0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下行的经济环境以及寒冬般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涨势依旧。


自“十城千辆”工程推广至今,新能源汽车已走过漫长的十年。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声势之大,我们有目共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始终处在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却也带着些许遗憾。据东方证券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带动了上游动力电池大规模出货,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85GWh。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累计将超过75万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与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相对应,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模式不成熟、行业鱼龙混杂等也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大规模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若处理不当,不仅浪费大量宝贵资源,阻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将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隐患,危及公众健康。


一位业内人士曾评价说,“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三座大山,安全、成本、电池回收。”可见,退役的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与安全、成本问题一样值得关注。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周期大概在4-6年,甚至更短。就目前的市场状态来看,早期投入使用的动力电池已经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等待回收或已被回收。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更大规模的“退役潮”也将席卷而来。“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若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试想,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大量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进入大自然,将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污染。”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发出这样的声音,明确道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下潜藏的“危机”,但谁又能否认这“危机”也是缓解自然资源紧张的重大机遇呢?


目前,政府采取积极举措,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危机”。这项庞大工程以一方之力断然无法完成,邦普循环余海军曾坦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是比较复杂的,涉及的汽车厂电池厂等相关方比较多,且不同汽车厂家的动力电池结构差异较大,材料体系和应用载体也不同,其生命周期截止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如何集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回收企业之力于一体,与政府共同出力,突破行业壁垒,形成合理有效的联动机制,打造适合市场环境的动力回收体系,是需要身在其中的利益相关体共同考虑的问题。


2018年,在新能源汽车的起伏中逐渐走远,留下的是一系列充满奇迹色彩的数字;2019年,我们依旧要与动力电池回收大计特种,跌跌撞撞地探索合理有效的可行之道。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