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难进小区到底难在哪

2019-03-26      707 次浏览

“2015年到2016年,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来的各类企业都预判私人充电需求会比较强劲,大家都把充电桩进小区排到了重要的战事日程,从产品类型到商业模式都围绕着私充业务展开,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北京桩联科技公司总经理郑春峰看来,经过这几年的深耕布局,各大运营商在一线城市的不少小区都投建了充电桩,虽然它们还无法切实满足越来越多电动车主的出行需求,但这些摆在各个小区用户眼前的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宣教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用户、物业管理方都对充电桩有了直观的认知,“这个教育市场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运营商们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的是,电动汽车在深圳已经步入快车道。曾担任某头部充电运营商深圳公司总经理的郑春峰告诉记者,基于深圳电动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让更多的充电桩顺利走进居民小区,要破解的现实阻力确实不少,“除了各个方面对这个新生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外,促进产业落地的政策还很缺位。”据郑春峰介绍,充电桩从场地选择、电力资源匹配到投建、验检到正式上线运营,其中涉及到的部门、利益相关方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这些单靠运营商去解决其实困难重重。


郑春峰说,在用电方面,很多小区确确实实电容不足,物业管理方为应对小区未知用电需求,不愿意将有限的“富余电”供给少数电动车主,如果进行增容,涉及的各种成本如何摊销、谁来主导等问题随之而来;与之相伴而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电动汽车充电枪的每一次插拔都对小区局域电网的平稳运行制造“冲击波”,在未进行增容和其他保护升级的情况下,充电桩数量增加或者功率增加,都会给物业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隐患,这是很多物业方不愿支持配合的重要因素。


在小区公共停车场地方面,不少物业方牢牢掌握话语权,对于非业主自建充电设施的行为人为制造障碍也是常见的事。“各家运营商都来谈,一些物业在场租标准、合作模式、分红比例等等问题上往往坐地起价,让充电桩进小区难上加难。”


透过在各大新闻社区也不难看出,眼下绝大多数电动车主或者潜在用户都把充电桩无法进小区的症结绑定于物业方,认为只要物业方网开一面,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在郑春峰看来,虽然这样的舆情能反映出一些现实矛盾,不少物业也确实存在上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但这并非症结核心所在。


“除了最基础的用电安全考虑,物业还得统筹协调小区的电容空间和分配等等许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更加细化、完善的顶层产业促进政策尽快落地,从而让各个区域、各个小区的参与各方有规可巡、让各种协调工作名正言顺。


郑春峰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电动汽车私人用户规模还不够大,增长趋势还不够强劲,另一方面也因为进小区的现实难度太大,几乎各大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商眼下都把布局的重心转向了B端大客户,譬如公交、出租、物流、专用车、网约车等领域,由于头部运营商对走进小区“望而却步”,这势必令越来越多的私家电动车主在自己小区内就近充电的梦想变得生涩难期。


“从长远来说,B端充电业务迟早会遭遇天花板,真正的充电消费大市场还是在C端,也就是私人用户这一侧。随着外资电动汽车品牌的快速进场,私人用户的数量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郑春峰认为,私人充电服务的高质量满足、充电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亟待顶层政策的通盘规划和尽早落地。


事实上,早在2016年,住建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指出自2016年起,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这个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为充电设施走进新建小区创造了可能,但它依然缺乏如何切实落地的细化指引,绝大多数新建小区也仅仅是做到了为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预留条件'这一步,并未将充电桩匹配到位。”郑春峰认为,“如何给非新建住宅的配建停车位、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创造可行的条件,这才是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