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9-03-20      1652 次浏览

2014年以来动力电池市场爆发式增长。电池容量一般衰减到初始值的80%之后就要需要更换。电动乘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在4到6年。新能源客车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理论使用寿命长,但由于其行驶里程长,充放电较为频繁,故而一般使用寿命在3-4年。因此2018年以后动力电池将逐渐进入回收期,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动力电池的报废量还会逐年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测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0年累计退役动力电池将超过23万吨(21GWh)。 动力汽车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锂、锰、镍、钴等高附加值金属,也含有铁、铜等较低附加值金属。从动力电池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市场规模2018年将超过53亿元,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2023年废旧动力锂电池市场将达250亿元。 


从退役动力电池的类型看,到2022年前退役动力电池的主力都将是磷酸铁锂电池;2023年后退役三元动力电池将占主流。因此,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首先要面临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磷酸铁锂的再生利用价值很低,目前可免费回收甚至收费回收,但是可很好地进行梯级利用。 成本和盈利暂难平衡 如今,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是“未雨绸缪”。目前,行业未成规模、布局投入又大,不少企业需要解决现阶段投入和收益的平衡。 资料显示,光华科技和格林美上半年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上的收入增长较快,然而毛利率均出现轻微下滑。此外,在扩大布局过程中耗费的资金较多。 杨清雨表示,部分企业盈利难,首先是由于行业规模暂未上来,再者锂电池材料价格波动、梯次利用回收周期较长也影响企业收益。


杨清雨提到,近日工信部发布的5家企业发展较为规范,也基本属于能够盈利的企业。 行业规范是当务之急 在行业爆发前期,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仍处于“摸石子过河”的阶段,需要相关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和推进。2018年初,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开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创新。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该办法已于2018年8月1日开始施行。 


9月5日,工信部发布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当中包括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华科技”)、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门格林美”)、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邦普”)、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豪鹏”)等5家企业。 尽管锂动力电池不含铅、镉等重金属,但电解液中仍然有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含氟有机物也有污染。如锂动力电池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它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动植物有强烈腐蚀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溶剂和六氟磷酸锂的处理。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从一开始就需要门槛和规范。企业要么不处理,要么全方位处理。避免企业为了利益,仅处理部分能获利的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