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调查:新能源车故障不容忽视

2019-03-17      600 次浏览

又是一年“3.15”临近,去年,大众途锐因发动机进水导致熄火而被点名曝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年又会“花落谁家”?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努力,汽车产品质量是否有所改观?目前,有哪些质量问题或者新问题在困扰着消费者?


在盖世汽车展开的调查“3.15”专项调研中,46%的参与者认为,过去一年汽车产品质量问题集中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毋庸置疑,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大干快上的一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正式迈过百万大关,达到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然而销量的快速攀升,也带动着相关投诉召回的直线上涨。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召回新能源车辆13.57万辆,约占到全年汽车召回总量的1%,若对比同年新能源汽车100.8万辆的总销量,新能源汽车召回比例则高达13.46%,如此触目惊心的召回率也从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


除了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外,新车产品质量严重下滑成为参与者们的第二大选择项,该项参与人数占比达38%。正如J.D.Power(君迪)发布的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所述,在持续多年的提升之后,中国汽车行业整体新车质量在2018年有所退步,不过该研究指出,退步的原因主要是导航不够准确、语音识别差等设计类问题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首次加入了新能源车型,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新车质量问题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主要问题是空调开启后的动力、空调、座椅材质等。


因此,在调研问题3中,当被问及“众多故障问题中,哪类影响最严重”时,28%的参与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据了解,当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高温就会影响动力电池寿命甚至出现热失控,重则导致起火。


在2018年召回的新能源汽车中,江淮就因电池热失控故障对旗下4248辆的iEV5车型发起了召回。除此之外,制动助力性能不足、纯电动汽车专用变速器故障、零部件和机械结构部件存安全隐患等均是引发召回的重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在消费环节,新能源汽车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用户反映的动力电池问题有电量虚标造成续驶里程不足、低温无法快充等,都在实实在在的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用户。


日前,有“3.15”晚会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这一年我们收到了特别多的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投诉,晚会已就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准备了一堆素材。很有可能,在今年的315晚会上,部分质量堪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会中枪。”


此外,“发动机熄火”、“发动机增机油”、“车内空气异味”成为影响次严重的几大方面。


鉴于产品故障频发,高达70%的参与者认为汽车圈上榜今年“3.15”晚会将成大概率事件,且德系、自主品牌、美系成参与者预测上榜概率最大的三大车系。


众所周知,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一直是历年“3.15”晚会重点关注的对象,从2009年的国道乱收费到2018年的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存隐患,汽车行业遭“3.15”晚会曝光的大小问题高达13起。而笔者想说的是,“3.15”晚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媒体平台,虽然极大程度上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曝光和打击,但是这些被曝光的事件仅是偌大汽车市场问题的冰山一角,在汽车行业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高田安全气囊事件、通用汽车召回事件等,这些行为,也还需要相关机构进一步规范措施,该重罚时还是得重罚。


当然了,与其“3.15”后忙得一团糟,不如“3.15”前就开始行动,见识了“3.15”晚会威力的车企如今也学会了“未雨绸缪”。可以看到,在“3.15”临近之前,不少汽车厂商都会主动采取“灭火”措施——提前发起召回,此举也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3.15”的作用之一就是会炸出一批可有可无的主动召回。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公告,在今年“3.15”到来前一周,相继有奔驰、大众、丰田、保时捷等品牌发起了召回。我们知道,产品缺陷被召回是企业方践行责任的一种体现,但由于害怕品牌形象被受影响,用户口碑下降等种种原因,汽车生产企业往往对质量问题处理相对被动,不到最后关头都不考虑召回。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