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最近经历了一次工作调动。他从河北邯郸来到成都新津县,担任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电池技术研究院院长。这个5月4日刚成立的研究院,是银隆新能源布局的全国八大基地中,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研发方向主要包括钛酸锂电池、三元电池、钛铁锂电池、三元硅碳电池、固态电解质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目前,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钛酸锂电池已经实现了从25Ah容量到40Ah容量的研发量产成功。未来,将有更多“成都造”新能源电池销往全球各地。
专职科研人员将达600余人
驾车从成雅高速出发,约28公里后,就能抵达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从暗红色的大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楼和先进的生产车间。这里也是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电池技术研究院的所在地。选取目前现有的办公楼和厂房作为规划基础,办公楼、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共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着重实现新一代高安全、高性能及低成本锂离子电池及新型体系电池的开发,满足新能源领域对电池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可快速充放电、高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等新能源领域。
上午9时许,高峰准时走进研发中心,100多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整理数据、修改图纸、试验样品……像高峰一样的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正在从全国各地向成都“集结”,“目前,已从邯郸基地带过来几十人,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专职科研人员将达6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0%。硕博士学历占比15%以上。还包括一些国外专家。”
高峰告诉成都晚报记者,“研究院研发的产品除了供应我们全国其他基地所需外,还会销往世界各地。未来,会有更多的‘成都造’新能源电池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研发技术攻克世界五大难题
谈到研发方向,最让高峰得意的要数用于公交车的钛酸锂电池。“这个电池虽说外形普通,但我们攻克了业内公认的安全、耐宽温、快速充放电、寿命、产业化五大世界难题”。据他介绍,由于钛酸锂结构稳定,表面不形成固液界面钝化膜,在低温下各项动力学性能仍能保持常温时的状态。钛酸锂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活性较低,改善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很高的温度下,钛酸锂能吸收正极分解所产生的氧气,降低了热失控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不仅如此,基于钛酸锂电池可快速充放电,在公交车上应用可实现随用随充,可以利用公交车达到终点站司机休息的时间(10-20分钟)对电池进行快速补电,“能实现6分钟快充和高达2万5千次的循环使用。”高峰说,钛酸锂电池今年的目标是实现45Ah容量的研发量产导入,能量密度的提升意味着公交车的续航里程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