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动力锂电设备行业发展预测

2019-02-25      766 次浏览

节能环保压力、能源安全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据统计,我国70%的石油用于汽车,城市空气污染物的50%来自汽车,原油对外依存度一路上升,目前已至60%以上。相较而言,新能源汽车一方面符合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被各国大力推广,包括美国推出的Freedomcar计划、智能电网计划,日本的NEDO计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政策大力支持。2016年2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提出推动组建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等措施。伴随锂电池成本下降、车型日益丰富以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加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6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42.70万辆(纯电动车34万辆,插电混动8.7万辆),同比增长61.38%。


考虑到全电动乘用车电池平均容量约25Kwh,客车平均电池容量约150-250Kwh,专用车电池平均容量约30-40Kwh,混动式乘用车电池平均容量约15Kwh,客车约30kwh。按照存量更替和新增需求测算,预计16年车用动力锂电需求总量可达30Gwh,增速接近100%。


锂电池制造企业产能持续扩张,推动锂电设备需求增长


受益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增长,锂电池制造企业纷纷扩张产能,以锂电池行业龙头国轩为例,其积极布局产线建设,三期基地4.5亿安时产线正处于加速建设期。


除国轩外,其他企业如CATL、比亚迪、力神、力帆等也纷纷推出扩产计划。据草根调研及高工锂电统计数据,相关锂电企业2016年计划产能约为50Gwh,其中一线高端产能约30Gwh,锂电行业高景气持续推动锂电设备需求不断增长。此外,2016年2月,坚瑞消防公布拟收购锂电企业沃特玛100%股权,并同时募集投入4亿元用于投入锂电池生产线项目。资本市场的青睐也体现了锂电池行业的前景具有吸引力。


锂电池行业进入整合窗口期,二次扩产助力锂电设备需求增长。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对动力电池企业和动力电池系统企业产能提出明确要求:锂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不低于8GWh;动力电池系统企业产能不低于8万套或4GWh。征求意见稿对企业产能规模要求大增,行业门槛大幅提升,从而有助行业集中度提升,同时,龙头企业及门槛标准边缘企业或将掀起新一轮扩产浪潮。


目前,主要锂电池厂商纷纷推出扩产计划,CATL、国轩、力神17年计划产能分别达到12.6、9.7和6.6GWh,预计16年、17年主要厂商产能合计将分别达到52.2GWh和82.1GWh。今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为42.7万辆,即便明年增速维持,_对应电池需求也仍低于行业产能。目前来看,行业低端锂电产能可能出现过剩,而高端锂电仍供不应求,三洋、松下的三元锂电池容量已可做到3.1AH,而国内大多为2.2AH左右。


伴随锂电池行业进入整合期,新一轮的扩产浪潮降有助锂电设备需求继续增长。


锂电制造中心向国内转移,国产设备优势凸显


全球市场来看,国际主流电池厂商主要来自于日本和韩国,三星、松下、LG、索尼等巨头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下游应用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锂电池质量要求较高。国内锂电池制造行业相对分散,主要的生产商包括CATL、比亚迪、力神、光宇、比克等。


虽然从整个国际市场看,国内企业仍然占据很小的份额,但是锂离子电池制造中心已不断向国内转移。在国内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制造中心依照材料、电池、整车的路径向国内转移。


国外锂电设备制造企业起步较早,尤其是日韩的基础机械加工实力强,产品精细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国外锂电设备企业主要采取单一产品竞争战略,提供锂电生产工序上的单个环节生产设备。国内锂电设备技术虽然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国内锂电设备具有产品线更全、交货周期短的特点,综合来看,性价比更高。


设备质量过硬,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国外设备研发起步早,设备精度、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国内电池型号变换较大,选用国外设备的变换成本很高,而国内设备针对我国电池生产的工艺特点研发制造,适应性强,同种类型的国产设备价格一般仅为进口设备的一半。随着锂电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性价比优势和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国产设备交货周期短。国产设备交货周期一般为3-6个月,远低于进口设备的交货周期,国产设备具备天然地域性优势。


产品线全,整线解决方案能力强。国外设备厂商往往提供单一环节的设备,而国内设备厂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进行现场安装、调试。此外,整线解决方案可以避免由于不同环节设备整合带来的问题,更具优势。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