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电池激活,前三次充电12小时以上”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经过抽样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人混淆了两种电池的充电方法。
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加了浮充保护功能的锂电池,可以允许长时间浮充,但如不确定是否有浮充保护,最好不要频繁的进行超过12小时的充电。
误区二:长时间充电能充进更多的电、把电池完全用完再充电对电池寿命好
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所有使用的锂电池,都在上面有加装一块锂电池的保护板,这块保护板主要就是用来防止过充过放电对锂电池产生危害。所以锂电池在充满后,保护板会发挥作用,你再用充电器怎么充,电池也是不再充电的。
为什么锂电池需要保护板来防止过充和过放呢?
超常时间充电和完全用空电量会造成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误区三:锂电池寿命才几百次,完全没有镍氢电池上千次寿命长
锂电池的寿命主要体现在充放电周期上,这个周期是一个绝对概念,上次使用了30%电力,充满电,下次又使用了70%的电力,又充满电,这个刚好是一个充电周期,也就是锂电池消耗了一次寿命。
镍氢电池所标识的次,是指一次充电行为,你是从70%充到100%是一次,从70%充到80%也是算一次,与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有根本的区别。
镍氢电池实际充电次数都达不到其标称次数。对于镍氢充电电池来说,一般优质电池在新的时候,充电内阻都是低于20毫欧的,则放电内阻要大一些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充放电电流越大,那么它的寿命就越短,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随之内阻也会增大。
镍氢电池一般以电池标称容量0.25C以下充电1C以下放电的,那么电池的内阻在300次以后就能达到150毫欧以上,质量次的可能在300毫欧以上。要是以1C以上充电2C以上放电的那么到100~150次后电池的内阻就会到300毫欧以上甚至更大。内阻大于500毫欧时电池就只能用在一些小电流的地方了,自放电也比较大,不适宜长时间存放(一个月以上)。
镍氢电池一般大电流冲电50次以后内阻就会明显上升,质量次的会很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电池在新买的时候感觉很有劲,但是用着用着就觉得不好使了的原因。
镍氢电池内阻增大的原因是在每次充电的末期,内部连带发生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使内部压力增高,虽然大部分气体可以重新化合成水,但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一部分气体通过安全阀溢出。久而久之,内部就严重缺水了!
镍氢电池现在容量都做得很大,内部结构紧凑,所以储水量就已经很小,再加上现在都是用快速充电器充电,使得末期内部压力更高,镍氢电池便严重折寿!有的甚至循环不了100次就无法使用了!
误区四:充电次数越少,电池寿命越长
这个误区也是从镍氢电池时代遗留下来的老观点了,套用到锂电池,大谬!这个误区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大部分人都把电池用到没电了再充电,生怕会让锂电池寿命减少。大家看下下面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所得到的曲线图《锂离子电池放电深度对可充电次数的影响》(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
误区五:定期深度充放电进行电池校准
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保护板,上面有保护芯片和充放电控制芯片,会对锂电池的各种状态进行管理,根本无需对电池深充放来校准什么。这个概念,依然是因为镍氢电池用过一段后需要深度充放来重新进行激活,以免容量显著降低,而锂电池完全没有需要激活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