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自主品牌中,为何雷诺最终选择了江铃?对此,雷诺集团亚太区主席、中国业务区高级副总裁福兰给出的说法是:“江铃集团新能源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未来成为雷诺集团与江铃集团的合资企业后,它将是雷诺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着眼于在潜力巨大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稳打稳扎。这一项目与雷诺在华其他业务亦相辅相成。”
又一对中外汽车厂商在电动汽车领域联手了。
12月20日,江铃集团和雷诺集团宣布,双方就进一步拓展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达成合作协议。雷诺将通过增资,成为江铃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江铃集团新能源)的重要股东,同时提供更多资源支持,提升在中国的市场参与度,并进一步推动江铃集团新能源的发展。雷诺就此在华也有了专门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本协议将尽快报有关部门审核,江铃集团和雷诺集团预计将在2019年完成交易。
◆为何选择江铃?
在众多自主品牌中,为何雷诺最终选择了江铃?对此,雷诺集团亚太区主席、中国业务区高级副总裁福兰给出的说法是:“江铃集团新能源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未来成为雷诺集团与江铃集团的合资企业后,它将是雷诺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着眼于在潜力巨大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稳打稳扎。这一项目与雷诺在华其他业务亦相辅相成。”
据了解,江铃集团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同年第一辆纯电动轿车E100的下线,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三电系统试验中心投入使用,经济型纯电动轿车E200下线。2016年12月底,江铃集团新能源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发改委核准。2017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正式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这一年生产和销售了38000辆电动汽车。进入2018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总投资24亿元的昆明新基地宣布开工,同时推出了全新品牌——易至汽车。
就在与雷诺签约数日前,12月12日,以“易至汽车·智领未来”为主题的江铃集团新能源E300投产暨第10万辆纯电动汽车下线仪式在南昌举行。江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表示,在全集团奋力冲刺营业收入1000亿元目标的重要时刻,江铃集团新能源双喜临门,第一辆自主正向研发的A0级纯电动乘用车易至E300投产,同时创业四年来第10万辆纯电动汽车下线。
江铃集团新能源有望在2018年销售5万辆电动汽车,由此可见,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数年积累也成为雷诺对其青眼有加的原因之一。
◆纯电动先行者雷诺
至于江铃,为何接过了雷诺的橄榄枝?
江铃集团总经理万建荣对此表示:“雷诺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汽车企业,其电动汽车业务处于欧洲市场领先地位。江铃集团与其合作,有利于江铃集团新能源后期的快速发展,符合江铃集团的战略布局。”
正如万建荣所言,雷诺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拥有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另外,新能源汽车并不止一类,但毫无疑问,在中国得到最大力度推广的依然是纯电动汽车。而雷诺走的恰恰也是纯电动汽车路线。
在早期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与丰田、大众、宝马等发展混动或插混路线不同,雷诺与日产这两家企业以坚定不移地推广纯电动汽车而知名。日产聆风可谓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而雷诺也早早推出风朗ZE、ZOE、Twizy、KANGOOZE等纯电动车型。过去6年间,雷诺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7万辆,其中ZOE连续三年成为欧洲最畅销的电动车型。
◆雷诺第四家在华合资公司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迅猛,已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去年中国放开了外资在华新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的数量限制,新能源合资热潮便一发不可收拾,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江淮大众、众泰福特、雷诺-日产联盟与东风成立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长城与宝马组建的光束汽车等4家电动乘用车合资公司。中外汽车厂商都希望通过联手,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分得一块大蛋糕,同时满足中国“双积分”政策的要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以上4家合资情况不同的是,江铃与雷诺并非新建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而是通过增资的方式将江铃集团的子公司江铃集团新能源变成双方的合资公司,雷诺具体增资金额及占股比例目前还未对外公布。
事实上,在与江铃结盟前,雷诺已经在华拥有三家合资企业——东风雷诺、华晨雷诺,以及易捷特新能源汽车。目前,江铃与雷诺暂时没有透露具体的新车导入计划。
如此激进的合资动作,背后是雷诺的中长期战略使然。根据雷诺去年对外公布的“驾驭未来”战略,其计划到2022年实现全球销售超过500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市场销售达到55万辆。而雷诺2018年上半年的在华总销量为11.8万辆,与目标差距不小。雷诺与江铃组建合资公司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拉动雷诺在华的总销量。
“雷诺非常注重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我们在中国有长期规划。根据东风雷诺2022年愿景规划,我们将在2022年之前推出9款车型,其中3款是电动汽车。”雷诺集团电动汽车项目副总裁埃里克·芬特恩此前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计划2019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动汽车。”